很多家長都反映自己家的寶寶特別調皮,老是喜歡跑來跑去,一刻也停不下來。寶寶總是閒不下來就是多動症嗎?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因為愛玩是寶寶的天性,他喜歡活動對他的身體發育更有利,相對於悶不吭聲的寶寶,他們精力更旺盛,可能小腦袋也更加聰明。媽媽要了解寶寶的正常行為和多動症的區別。

多動症的寶寶都有哪些表現呢?
這種情況一般在寶寶上學的時候更能表現出來,多動症的寶寶在學習的時候無法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在老師講課的時候注意力可能會被別的事物吸引;還很容易坐立不安,不聽老師的指示,喜歡扭動身體,一刻也停不下來;別人跟他說話他表現出沒聽到的樣子,故意去做別的事情;在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喜歡干擾人家故意搞破壞。總結來說多動症的表現主要有兩點:注意障礙和活動過度。

寶寶如果有以下幾種習慣並不是多動症。
喜歡走動
寶寶在兩三歲的時候,走路剛剛變得利索,所以他們就喜歡跑來跑去地玩。其實這樣可以鍛鍊他的身體,對他的健康更有利,媽媽不要去阻止他。只是在他玩的時候要給他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家裡的門窗要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寶寶發生意外。在外面過馬路的時候媽媽一定要牽著他的手,玩的時候還要叮囑他不要到水邊去。

喜歡翻東西
有的寶寶喜歡翻東西,常常把家裡弄得很亂,媽媽給他買的玩具他甚至會拆開弄壞,這是因為寶寶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對很多東西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如果有的玩具可以發出聲音,寶寶就會好奇聲音從哪裡來,就可能會把它拆開一探究竟。
所以寶寶做錯事的時候,媽媽不要忙著責怪他,可以先問清楚原因。
纏著媽媽說話
寶寶小的時候是最依賴媽媽的,所以有時候會不停地跟媽媽講話,問一些奇奇怪怪的問題,媽媽也不要覺得他煩,要耐心地幫他解答疑惑。寶寶愛說話,對他語言能力的發展有好處,在以後他與別人的交往中說話也會更加自信從容。

寶寶小的時候喜歡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太安靜反而對他的成長不好,長此以往,寶寶長大之後在與人交往中常常會顯得害羞不自信。所以媽媽要鼓勵寶寶多運動多說話,對他以後的身體和心理發展都是有利的。


孩子有這些行為千萬別忽視,可能是多動症!
您的孩子是否有以下表現?
在任何場合不停做各種小動作,敲桌子、搖椅子、撕紙、摳橡皮、拉扯同學……
無法集中注意力,上課不能專心聽講,做作業邊做邊玩,無法集中注意力……
學習成績差,記不住老師的話,分不清6和9或b和d,倒讀文字或寫反字……
睡眠質量差,早上起床困難,晚上難以入睡,自理能力差,經常丟三落四……
情緒不穩定,高興時忘乎所以,不順心時易發脾氣,衝動易怒、不合群……
如果孩子有上述表現,排除外界因素干擾的情況下,仍然沒有改善,那麼您需要當心了,這可能是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表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98098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