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個小朋友的作文,把爸爸沒時間陪他玩的經歷寫了下來。其中一句「爸爸,你再不陪我玩,我就長大了」,戳中了很多人的心。「喪偶式育兒」、「隱形爸爸」,我們對於這樣的名詞已經見怪不怪。不得不承認,現在孩子出生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給了媽媽。缺席的爸爸,是孩子教育上的悲哀,也是一個家庭深深的遺憾。

不要等到孩子都長大了,才想到,哦,我應該多花點時間好好陪陪孩子。
有用嗎?不好意思,晚了,孩子已經不需要你的陪伴了,原因很簡單,已經過了有效期。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哪怕你後悔、自責、苦口婆心,甚至是歇斯底里,孩子小的時候,你們幹嘛去了呢?
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存在「有效期」的!
當你不知道珍惜的時候,上帝自會將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你能做的,要麼是乖乖退場,要麼是等著被孩子扔下舞臺。
一組資料調查顯示,高達77%的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在一個小時以內,僅9%爸爸陪伴孩子超過3個小時。
不得不承認,現在孩子出生後,幾乎所有的事情都給了媽媽。你會發現,在各種群裡探討育兒問題的基本都是媽媽;
帶孩子上興趣班、輔導班的人大多也是媽媽;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同樣還是以媽媽為主。
劉墉說:
許多爸爸在孩子圖畫裡,沒有手。為什麼?
因為在孩子記憶裡,爸爸像一團影子,總是抓不住。
中國青年報做過一個調查:94%的受訪者坦言,身邊就有「影子爸爸」。
那麼,爸爸去哪兒了呢?
加班?應酬?打麻將?玩手機?
是否真的擠不出時間陪孩子,還是壓根就沒意識到陪孩子是件重要而緊急的事情呢?
父親,才是這個時代的稀缺品。

「在一個家庭裡,父母的角色同等重要。母親在教育方面看重的是細節,而父親更注重孩子的整體和方向的教育。
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性格的塑造、性別的認知、人際關係的處理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0-12歲是父母陪伴教育孩子的「黃金有效期」
因為這期間,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是無所不能的神,可以信賴、可以依靠、可以託付一切,這個階段比任何時候都重要,卻也是最容易被父母忽視的時候,父母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
以為給孩子吃好、喝好、用好,就是最大的責任,有意無意中,卻將最重要的陪伴拋之腦後。忽略了孩子成長的「黃金有效期」。
父親對孩子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1、影響孩子性格的形成
我們不難發現,很多從小缺少父愛的男孩子,在他長大成人之後,身上缺少我們通常所說的陽剛之氣。
這是因為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只有母親的角色出現,而大多數母親身上的溫柔、仔細、耐心的特點,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
由於男女的性格區別,父親有他們固有的男性特徵,如獨立性、進取性、合作性、自信心等。
他們熱情、寬厚、敢於冒險、勇於堅持等特徵,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和學習。
這就就可以和孩子從母親的性別特徵中得到的諸如關心別人、同情心、溫和、善良等方面結合起來,形成孩子較完善的人格基礎。
2、影響孩子責任感的培養
作為一名合格的父親,身上肩負了太多的責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責任感貫穿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家庭責任,學習責任、社會責任、集體榮譽、個人榮譽等諸多方面。
父親作為孩子眼中的偶像,英雄,他的一言一行,做事情是否有責任感,也都會影響孩子責任感的形成。
如果孩子在家庭責任方面不能從爸爸身上得到積極的影響,那麼就會影響他日後做事的責任感。
3、影響孩子社交能力的養成
爸爸參與孩子的教養、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形成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媽媽由於家務負擔重、性格等原因,沒有爸爸那麼多閒暇和機會去社交,會在這方面的能力稍弱一些。
而隨著孩子長大,學會說話、走路,獨立性、生活自理能力的增強,與外界交往也越來越多。
這就要求擴大交往範圍,這時的爸爸就可以帶著孩子擴大社交範圍,並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
很多爸爸總喜歡拿工作當藉口:
我那麼忙,哪有時間照顧孩子。
難道我不想陪孩子,可誰去賺錢啊?
又要賺錢,又要陪孩子,我還能分身不成?
……

《窮爸爸、富爸爸》中寫道: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
成功是什麼?
不是你賺了多厚的票子,
也不是你買了多寬的房子,
更不是你開上了多帥的車子,
而是,學校的家長會能有你的身影,
打開家門的那一刻總能看到你的背影 。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都應該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小孩兒是上天給我們的禮物,當你不珍惜的時候,上天就把這份甜蜜的禮物收回了。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爸爸錯過了,便永遠不會有第二次機會。
愛的表達方式有許多種:出門前和孩子認真道別、回家後一個暖心的擁抱、睡前花10分鐘講一個晚安故事、很久沒見孩子的一通電話......
爸爸們,有空就多陪陪孩子,哪怕短短的5分鐘、10分鐘,只要你全身心投入,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能感受到來自爸爸的愛和溫暖的陪伴,並從中得到滋養,拉近親子距離。
龍應台說:對於教育孩子,除了言傳身教和陪伴,沒有任何捷徑可循。
所以,請別再對孩子說:爸爸週末要加班,不能帶你出去玩了!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9805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