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料顯示,兩歲以下幼兒使用平板電腦或手機的比例高達 58%,而很多幼稚園安裝的互動式智慧面板、觸控式螢幕電腦,也讓孩子儘早接觸到電子設備。生活中,更是有很多家長,把電子產品當做"帶娃神器",藉助智慧手機轉移孩子注意力,從而減輕帶娃的壓力。殊不知,孩子玩手機造成的傷害完全顛覆你的想像。

近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康復科收治了一名9歲的男童小軍,其脖子向身體一側傾斜,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據瞭解,小軍比較頑皮,為了安撫孩子家長就經常給他玩手機加之孩子坐姿歪斜,長此以往造成脖子歪斜。
記者在郴州第一人民醫院兒童醫院康復科見到了9歲的小軍時,當醫生讓小軍自行臥床接受檢查時,他很難像正常孩子一樣躺下,只能依靠左手扶著後腦勺,右手抓住床邊,足足花了好幾分鐘才躺下。而如果要起床,就更加困難了。

有著多年治療兒童歪脖子經驗的謝功能醫生表示,小軍的症狀是寰樞關節出了問題。小軍的姐姐告訴記者,父母長期在外務工,小軍又生性頑皮,為了能其安靜,大人就經常給他手機玩,沒有人去糾正孩子的坐姿,時間長了,小軍歪了的腦袋就很難回正了。

現在,經過半個多月的康復治療,小軍的歪脖子已經扶正,不需要藉助外人的説明,他的頭部已經可以自由活動。醫生提醒,家長們應對孩子進行監管和干預,避免其沉迷網際網路、電腦、智慧手機等,此類電子設備長時間接觸,將導致小兒近視、脊柱側彎、寰樞關節半脫位等健康問題。
過早、頻繁玩手機危害大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2歲以內的孩子儘量不要使用電子產品。
孩子越小,越需要建立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從而在與家長的互動中真正學到東西,而玩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並不代替人的價值。除此之外,孩子過早使用手機、使用時間過長可能會產生手機依賴,對身心帶來多方面的損害。
1、 破壞神經系統,影響大腦發育
2歲以內的孩子,大腦處於快速發育階段。此時,過多使用智慧手機、頻繁吸收手機電磁波的輻射會引起左腦發育不均衡。
另外由於兒童顱骨厚度低,自主神經系統調節能力不強,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後,會因為受負面情緒的影響,引起焦慮、不安、注意力缺乏等。
有資料表明,從小就頻繁使用智慧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出現強迫症、抑鬱症、社交恐懼症等性格障礙的機率更高。
2、 阻礙身體成長,引起反應性障礙
孩子因為玩手機從而對肢體運動表現出消極的態度,運動能力低下,骨骼發育被延緩,很容易長不高。
長時間握著手機,手部一直保持同一姿勢,無法形成對手部精細肌肉的強力控制,從而影響到手指的發育。英國許多兒科醫生、手寫專家和矯形治療師都對觸控式螢幕過度使用的問題發出過警告,由於頻繁的刷手機螢幕,孩子的手缺乏靈活性,嚴重的導致手寫功能障礙。
另外孩子玩手機,頭部總會不自覺前傾以接近螢幕,脖子和腰承受長時間的壓力,會引起脊椎變形、脊椎側彎等頸椎疾病。
3、 延誤語言發展,易致睡眠障礙
有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暫時的語言發育遲緩,有一部分原因是因孩子接觸手機、iPad之後,整天與冷冰冰的電子螢幕交流,而缺乏與家人之間的應答性行為。這也導致有些孩子開口說話晚。

更可怕的是孩子在睡前玩手機,過亮的電子螢幕畫面會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睡眠障礙,而孩子睡眠不好危害多多、影響甚廣。
過多接觸電子產品還會引起視力下降,眼部疾病。這也是為什麼我國青少年近視發生率高達50%~60%,近視人數逐年攀升。
因為沉迷於虛擬世界、接收各種亂七八糟的資訊,也讓很多孩子學習成績,心理扭曲,精神失常。長大後,多得是性格冷漠、親情意識淡薄的"白眼狼"。
現在有很多小孩,喜歡電子產品的省心省腦省力。遇到問題,一味追求速度,難以深入思考,思維方式既定,就缺少了主動探索的能力以及發散的聯想力。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