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啟今天的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沉痛的資料:根據汽車研究中心報告顯示統計我國每年有超1.85萬名14歲以下兒童傷於交通事故。在意外傷害占兒童離去總數的26.1%,意外傷害的比例順序為:交通事故、中毒、跌落傷、燒傷、溺水、其他意外傷害,其中交通事故占比高達26%。

每個父母視孩子如珍寶,如果孩子出了什麼意外,對於父母來說簡直就像要了自己的命,所以,要想護孩子周全,父母就應該多給孩子普及一些安全知識,平時的時候對注意一些細節,我們平時看到孩子因為父母一個不小心丟失了性命的事故不占少數。很多交通事故發生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離得非常近,但是還是沒有組織悲劇發生,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被車撞。這不是因為家長沒有安全意識,而是因為家長沒有注意細節,畢竟安全是大事,一個小小的細節就能決定孩子安全。
所以,普及一下那些容易被忽視的交通安全細節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們都知道「紅燈停,綠燈行」,卻很少有人告訴孩子遇到黃燈怎麼辦,我們常見的交通信號燈有兩種,一種是指揮信號燈,由紅、黃、綠三種顏色組成;另一種是人行橫道信號燈,設置在人行橫道口處。 如果信號燈變成黃色,是禁止通行的,但如果已經越過停車線的車輛和已進入人行橫線的人,可繼續前行。

有些人行橫道上沒有黃燈,只有紅燈與綠燈,但是在信號燈變顏色之前,通常會通過聲音,還有圖像提示,比如聲音變得急促,走動的小人腳步變快、綠燈閃爍等,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告訴孩子要等下一個綠燈,不要著急過馬路,更不要猛跑。
在這裡,特別提示大家一點,要讓孩子牢記三種安全標誌的安全色(通常安全標誌的安全色有8種,孩子小不容易記,我們只需要讓他記住三種就好)。
紅色:一般用來標誌禁止和停止。
黃色:一般用來標誌注意、警告、危險。
綠色:一般用來標誌安全無事。
讓孩子知道看到紅色與黃色時,就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

「過馬路時,一定要牽著爸爸媽媽的手」,你是不是也這樣教育過孩子呢?但這樣做真的安全嗎?孩子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吸引,這一秒鐘還乖乖地站在你身邊,任由你牽著他的手,等在斑馬線上,下一秒就有可能突然掙脫你的手,跑到馬路上去了。
牽著手是很容易被孩子掙脫掉的,正確的做法是抓住孩子的手腕,這樣過馬路才是最安全的,這是交警叔叔的經驗總結,切記哦!

「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我們總是這樣告訴孩子,在孩子眼中,斑馬線就是安全線,不!這種認知會讓孩子放鬆警惕,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在斑馬線上等綠燈時,要注意右轉的車輛,也就是來自孩子左手邊的車輛,尤其是大型車輛。
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一定要告訴孩子, 大型車輛轉彎時,內側有2米左右的危險區域,一定要遠離危險區域,以免被颳倒,甚至碾壓。
我在讀高中時,一天放學回家,在村口看到一個同村的男孩被撞身亡,至今想起這件事,還不寒而慄。事情的起因就是孩子下了公車,橫穿馬路,因為停靠的公車擋住了男孩的視線,結果被後面的一輛貨車碾壓身亡。
那麼,下車時,都有哪些注意的安全細節呢?
1.讓孩子在右側下車:因為右邊基本只有行人和自行車,不會有機動車,從右側下車會更加的安全。

2.下車時不要突然打開車門:下車時先觀察好周圍環境,確認沒有車輛行人靠近再打開車門。
3.下車時,防止衣服、圍巾、背包帶等被車門夾住:否則一旦車輛開走,孩子很可能被拉到,拖拽。
4.下車後,不要著急過馬路:很多家長都會開車送孩子上學,有些孩子一下車就猛跑,這是非常不好的習慣,因為車輛的遮擋,我們可能沒有看到有車要經過,就容易增加被撞的風險。
1.不系安全帶
很多寶媽推嬰兒車帶孩子外出都沒有系安全帶的習慣,覺得嬰兒車在手裡,能有什麼危險呢?如果寶媽正推著嬰兒車過馬路,孩子鬧騰從嬰兒車裡翻出來是非常危險的。

2.將嬰兒車放在斜坡上
先來看下麵這張圖

一位寶媽推著嬰兒車在一個麵點店買東西,寶媽在購物的過程中,手鬆開了嬰兒車,而嬰兒車正處於一個斜坡上,車從斜坡上滑下,被一輛駛過的車輛碾壓,慘不忍睹。
此外, 在雨天、霧天、雪天帶孩子外出,一定要給孩子穿上色彩鮮豔的衣服,便於司機及時發現寶寶,也能有效減少危險的發生。
寶寶平安長大是為人父母最大的心願,不求他將來有多大本事,就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希望此文能給父母們提個醒,平時多一點細心,寶寶才會遠離傷害。也希望大家把所知道的安全知識分享出來,讓更多的寶媽寶爸知道,祝福天下所有的寶寶健康長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