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自主是小孩的基本需求。法國育兒權威法蘭絲瓦茲.朵爾托說過,小孩六歲之前有許多事情需要父母協助,但到了六歲就應該能夠自己做。讓小孩自己來,代表你對他的信任與尊重,相信他已經準備好自立了,而這會激發小孩的自尊。這九種方式,值得家長借鑒。

怎樣教育小孩,對於許多新手媽媽來說想必是一向很頭痛的差事吧,怎麼教出自律又快樂的孩子,更是難上加難的課題。 來看看法國的爸媽怎麼做:法國式教育主張讓孩子過自己的生活,父母不但輕鬆,孩子也快樂成長。
在法國,如果有媽媽跟在孩子後頭團團轉,就會有人告訴她:"讓孩子過他的生活!"法國爸媽會為孩子做許多事情,但不會幫孩子清除所有障礙,無論是生活或情緒方面的困難都不例外。他們努力將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相信孩子年齡越大,越能自己面對挑戰。
法國小孩的獨立自主是漸進的,不會一下子就讓他們開車或操作重機械。法國家長會仔細觀察小朋友,看孩子是不是預備好進入下一個階段了。無論如何,他們都相信獨立自主對小孩非常重要,而且只要相信孩子,相信他們的能力,小孩就會有所回應,變得更負責、更有規矩。此外,給小孩一點空間反而能讓親子關係更加密切。
提起法國人,
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浪漫、時尚,
其實他們也很擅長育兒。
下面就是一些法國父母教育小孩的方法,
其中一些很值得我們學習。
1. 從嬰兒期就習慣接觸陌生人:
很多法國媽媽生完不到 10 周就會回工作崗位,
把孩子交給幼兒班照顧。
因為生育 10 周後媽媽還想請育嬰假的話,
只能領社會津貼,這比工資少很多。
因此法國寶寶從嬰兒期就習慣接觸陌生人,
長大後融入社會也比較輕鬆。
2. 法國小孩自己睡一張床:
從小開始,法國父母就教導小孩自己睡,
如果孩子半夜哭鬧,媽媽不會立刻跑去安慰,
而是等一下再過去。如果小孩自己調適過來,
她們就不過去,讓孩子學會獨立。

3. 小孩間發生衝突, 一定要自己解決:
法國父母會給小孩很大的自由,
也不會干涉孩子之間的衝突。
如果小孩之間發生衝突,
通常交由他們自行處理。
法國父母很注重「無知惡作劇」、
「故意壞行為」之間的界線,
前者沒關係,後者的話就要嚴懲。
4. 祖父母不當保母:
法國的祖父母只是支援的角色,
平時也不會和孩子們住在一起,
家人通常會在週末、假日聚會。
老人們更喜歡到咖啡廳喝杯咖啡,
去酒吧小酌一杯,並不會當保母。

5. 大人和小孩吃一樣的食物:
法國人很注重飲食,
他們認為一家人每天至少要一起吃一頓飯。
成年人和小孩吃一樣的食物,
他們不會強迫小孩吃不喜歡的東西,
但至少要嘗一下。
6. 從小培養禮貌:
禮貌是一種習慣,要慢慢培養。
法國的父母從小教孩子跟親友打招呼、
給年長者讓位。
「謝謝」、「不客氣」、
「再見」、「祝你有美好的一天」,
這些禮貌用語更是要從小學習。

7. 5 歲前不學認字:
大部分法國小孩 5 歲前不會學認字,
父母認為這是孩子樹立夢想、探索世界、
學習禮貌和負責任的重要階段。
他們 6 歲時才會開始學習閱讀、算數。
8. 星期天是家庭日:
這一天一家人會去公園野餐、騎自行車。
法國人很看重星期天,
還會為家庭活動做很多準備。
9. 小孩自己支配零用錢:
購物時法國小孩很少因為想買東西耍賴。
從 7 歲開始,父母會給小孩零用錢,讓他們自己支配,
就會瞭解到「需要」跟「想要」的差別。
法國父母的教育理念,
與我們的差別好大,
這樣教小孩的話,
草莓族應該會變少吧!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