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父母,都希望將最好的給孩子,但是實際上,做父母也不是天生就會的,咱們也是在和孩子互相的成長。所以很多時候,你未必能夠做到面面俱到,也許在無形之間,就影響到了孩子。給孩子養成了許多的壞習慣,反而自己也不自知。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多與父母關係大!你卻還不知道。

01
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情況不是很嚴重的話,家長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他患有什麼病。否則,處置不當可能會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
1、人際關係緊張
與同學朋友難以共用物品或依順序等待,容易與他人產生衝突或打架,出現暴力傾向,難以與同學形成正常的朋友關係;不聽從爸爸媽媽或老師的話,通常反復使家長經歷挫折與憤怒;或是無法按照社會要求控制自己的行為;容易錯誤理解、輕視或疏忽別人傳遞訊息的真實含義,致使人緣不佳;很容易被眾多新鮮的刺激所吸引,抗誘惑和干擾的能力差,他們往往無法遵守規範和指令,難以適應集體生活和社會;人際關係的惡化往往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健康和人格健康,處理不當,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問題;
2、學校紀律難約束
因缺乏自我抑制(衝動)能力 ,各種行為問題會逐漸增加,語言和行為有衝動性,部分兒童具有高攻擊性;當受到壓力時,會更無法掌控抑制能力,過動行為更加嚴重;無法同時記住數個指令,思路呈跳躍式,常出現做錯或漏掉等情況;上課時小動作多,如玩鉛筆,玩橡皮,摳這摳那,玩課本撕書等,易導致課堂上違規、違紀等情形,有曠課,翹課的傾向;
3、學習成績差
注意力集中時間比其他孩子短,而且容易分心散漫;回答不切實際的答案,無法形容事情的來龍去脈;由於課業內容已提高至相當的水準,無法跟上學習進度,成績逐漸下滑;即使考試前書念得很熟,考試時卻會因分神而記不起來或寫錯等,嚴重影響學習和考試成績;辦事時總是丟三落四,如經常忘記學習用品放在哪裡,學習容易半途而廢;
4、自理自立能力差
無法完成有結構性或有目標的活動,如家務、作業等;有時在無特別原因的情況下,會有非常憤怒的傾向;自我整理、打理能力差,常有髒亂現象;缺乏組織能力,無法作好整理、整頓的工作;有些兒童肌肉運動技術發達正常,但在語言能力、畫圖、使用剪刀等要求協調性的活動較落後;持續睡眠問題(睡眠中時常醒來,不規則的睡眠習慣);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因盲目的玩耍方式或行為在運動和生活中容易受傷;
5、自信心不足
在過重的學業要求與升學的高壓力下, 注意力不足多動的學生很容易被定位為問題青少年,同時本 人也因無法充分地發揮本身的能力,而失去對學業的興趣;由於自信心不夠強,常常會引起各種問題與行為,最後會感到被孤立; 因長期地環境不適應與經歷挫折,失去自信、感到自卑;
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如不及時採取措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升學、就業、結婚生子。

02
那孩子為什麼會注意力不集中呢?
通常注意力不集中有幾方面原因形成
生理原因——母親孕期疾病(如高血壓、感冒等),孕期胎位不正。分娩過程異常(如早產、剖腹產等),孩子幼時缺少爬行鍛煉,感覺統合失調,都會導致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而無法集中注意力。由於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過程發展不平衡,故而自製能力差。這是正常的,只要教養得法,隨著年齡的增長,絕大多數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
病理原因——兒童存在輕微腦組織損害、腦內神經遞質代謝異常,另外,有聽覺或視覺障礙的孩子也會被誤以為充耳不聞,不注意聽或視若無睹。這些情況需要得到專科醫師指導下的治療才能改善。
環境原因——許多糖果、含咖啡因的飲料或摻有人工色素、添加劑、防腐劑的食物,會刺激孩子的情緒,影響專心度。此外,孩子的學習環境混亂、嘈雜、干擾過多也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
家庭原因—— 許多家長過多批評數落孩子,陪伴較少,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家庭教育在責任心、自信心、進取心培養方面有所欠缺,致使兒童做事心不在焉、不專心、易走神、有始無終。比如如今最普遍的隔代教養,老一輩人往往過度溺愛孩子,甚至包辦代替,使孩子養成嚴重的依賴性,缺少自主性和自理能力,以至獨立學習、做事時無法集中注意力。(這一條很重要)
03
注意力不集中該怎麼調整呢?

首先調整下作為父母的心態吧,耐心耐心耐心!
實際上,注意力 更多是由先天決定的,但後天也能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和訓練。比如;
1.多做協調式運動,最好的運動是跳繩。需要的場地不大,器材便宜且隨處可得。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鍛煉小腦的協調能力。我們可以左右腳輪換跳、雙腿跳、倒著跳、正向跳。不同的方向練習可以讓孩子不光身體越來越好,還能保持靈敏的思維和健全的小腦。長久下來,學習效率也會提高。
2. 高品質陪伴。當爸爸媽媽們更多地、專注地陪孩子大聲朗讀、玩耍和發展社交情緒的時候,這些孩子會更少地出現注意力問題。尤其對於0-3歲的寶寶,父母在親子閱讀、玩耍、情緒管理方面的陪伴和教育,會讓他們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在學校更少打人,也表現得更為專注。
3. 靜坐練習。對於6歲以前的寶寶,媽媽可以每天多次讓孩子靜下來,一起深呼吸一會兒。這種呼吸和「運動冥想」能幫助孩子改善注意力和行為,對孩子的焦慮、抑鬱、學校表現、睡眠、行為問題和飲食失調都顯示出一定程度的改善,。
4. 規律作息。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上床睡覺,能維持正常的節律和生物鐘,研究發現規律生活能讓孩子在學校裡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5. 倒數數。有心理學家研究,倒著數數可以集中注意力,心理學家提出來的這個方法,叫—計數訓練法。例如:從100、99、98……依次數到1,也可以從100、98、96……依次數到2。若是能做到又快又准,反復練習,注意力則會有一定的提高。
其實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輔助提高注意力集中,比如凝視、拼圖、積木啊,還有一些運動拍球、講故事、做家務都可以這需要父母耐心的去輔助。

有的家長總有神回復說你說了這麼多好像沒用啊,對!你都沒有耐心認真去看去做,給你個天龍八部的秘笈又能怎樣。專注力培養的見效需要一個過程,家長要耐心耐心耐心地陪他成長
要知道你用了六、七年的時間讓孩子養成了不專注的習慣,一定也不是用一兩個月的時間就能夠調整得過來的,請你一定一定要有耐心地等待孩子的成長和改變,鼓勵他陪伴他,讓他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97615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