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項對1000多名未成年人進行的調查分析發現,在家裡「經常被罵」的孩子的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為人父母不需要考試,但需要學習。好好說話,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不懂好好說話的父母,養不出幸福的孩子。

所有幸福的孩子都是相似的。家庭是母親的世界,父親的王國,兒童的樂園。這就是一個幸福家庭應有的模樣。
下面小編將例舉出幾類「不合格」的家長類型,這幾類家長會很難養出幸福滿滿的孩子,尤其是第三種,趕緊改!
01
經常吵架的家庭
你知道長期生活在爭吵中的孩子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嗎?父母吵架真的只是父母的事嗎?
很多父母覺得吵架是大人之間的事,但是經常吵架的家庭是不會有幸福的孩子的。孩子對於情感的感知是非常敏感的,長期壓抑、緊張的生活範圍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自己最親密的兩個人爭鋒相對,孩子會感到自己認為最安全的避風港也不復存在了;
如若孩子鼓起勇氣勸說父母卻無濟於事,他們就會覺得沮喪、無助、不受重視,甚至會開始悲觀的認為活著沒有意義。
長期生活在不和睦的家庭中,除了攻擊性顯著增強以外,孩子的情緒、性格發展都會出現扭曲,變得感情冷漠,對他人缺乏信任,為人刻薄,愛挑剔,脾氣暴躁,或者性格內向,壓抑,容易退縮,對外界事物喪失興趣。
這樣長大的孩子,容易走入歧途。

02
不懂得好好說話的家庭
語言是帶情緒的,你所說的每一個字串聯起來,有可能給人帶去溫暖,但也可能帶來傷害。
典型的中國家長幾乎不會給予孩子讚揚和肯定。取笑、挖苦、打擊,是他們教育子女的慣用手段。
這種教育方法有一個專門的名詞,叫 「打擊式教育」!常見的話術如下:
你看誰誰誰多懂事啊,你呢,有人家十分之一我就燒香了!就你還想幹XX,算了吧。我看你就是三分鐘熱度。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做不好,你還有什麼用,簡直比豬還蠢。……
這聲聲打擊的背後,藏著多少人年少時暗暗流下的淚。
有句話說得很好: 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紮在子女的心頭。

03
妻子長期不被尊重的家庭
在一個家庭裡,夫妻關係永遠大於一切關係,包括親子關係。
良好夫妻關係的基礎是尊重,所以,丈夫是否尊重妻子,培養出來的孩子差別將會很大。
沒有好的夫妻關係,也別想擁有好的親子關係。這幾乎是鐵的定律。
之前我有一個鄰居,丈夫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罵妻子,結果有時候因為一點小事,孩子竟然用爸爸的口吻罵他媽:「我看你就是賤!兩天不罵你,你就不消停。」
簡直是大逆不道啊。結果他家這孩子,在我們社區出了名的混蛋,愛打架,目中無人,連他爸都管不了……
還有還有,我堂妹她老公,平時也動不動就罵罵咧咧的。據我堂妹說,她每次去婆家,都會看到她公公對她婆婆大吼大叫,那場景,像極了她老公對她做的事。
這些,不都是我們經常說的,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嘛。而且研究發現:
那些丈夫經常呵斥辱駡妻子的,他們的孩子在成人後大多有著糟糕的人際關係,性格孤僻冷漠。那些丈夫毆打妻子的,他們的孩子在學校期間就表現得喜歡出口成髒,愛打群架。
從上面的例子不難看出,當妻子在家裡沒有地位時,孩子的眼裡也是沒有媽媽形象的,媽媽對孩子的教育也自然不會有效果。
當孩子犯錯時,媽媽對他任何的說教,都會被孩子忽視,甚至輕視,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誰的話也不聽了。

04
離不開手機的家庭
當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你在一旁玩手機;當孩子看書的時候,你在一邊刷朋友圈;當孩子想你陪的時候,你在旁邊看微博……
在這個智慧資訊化時代,人們確實離不開手機,但卻遠遠沒到離了手機不能活的地步。你以為你陪在孩子的身邊就叫「陪伴」嗎?你以為用手機幫孩子搜答案就正確了?
並不是!孩子需要的不是「假意」的幫忙, 哪怕你靜下心在孩子身邊待30分鐘,也比拿著手機陪孩子2小時有用。
手機什麼時候都可以玩,它不會走不會跑,可孩子不一樣。
時間轉瞬就過去了,當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選擇了與手機相伴,這會錯過他們的成長故事,也會讓他們的感情變淡薄,更不會有讓親子關係變親昵的機會。
而且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當家長在專心玩手機的同時,他們也會有樣學樣。所以等到孩子迷上手機的時候,才發現手機是個「害人精」。
所有幸福的孩子都是相似的。家庭是母親的世界,父親的王國,兒童的樂園。這就是一個幸福家庭應有的模樣。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97375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