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提法。越來越多的人認同: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能不能稱為一個出色的、成功的人,智商只占不到20%,而情商要占80%以上。智商的提高,需要孩子自己的勤學苦練,情商的提高,則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有時候,父母的嘴,決定孩子的情商,更決定孩子今後的路。

父母的嘴,決定孩子的路
父母的嘴,是朵花,也是把劍,既能為孩子的路鋪滿香花,也能讓孩子的路紮滿荊棘。
每個人都有長長的一生要去走,父母的言語是孩子前行途中的路燈。
父母的嘴可以是三月暖陽,也可以是臘月寒風;可以是潺潺流水,也可以是驚濤駭浪。
每個孩子在睜眼的最初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言行是筆是墨,給白紙添上不同的色彩。
父母的嘴,決定孩子的路。
父母日常的言語,決定孩子的態度。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陪伴孩子最久的老師。
「養不教,父之過」,從呱呱墜地懵懂無知到三觀漸成是非分明,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們總能在日常中發現孩子與其父母相似的方面,其實這是一種潛移默化。
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十分重要,在環境中,家庭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個人一生有一多半的時間屬於家庭,尤其在幼年時,這個時間還要更多。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當孩子什麼都不懂,第一次認識世界探索世界時,是向父母模仿學習的。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言語積極文雅,孩子也會變得文雅;如果父母動輒抱怨,髒話連篇,那孩子也不會有好的素養。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孩子樹立好榜樣。不怨天尤人,不說髒話,不背後詆毀他人。

二
父母待人的言語,決定孩子的人際。
有很多孩子患有社交恐懼症,對於如何與人相處,如何跟他人交朋友束手無策,其實這與在幼年時期,父母未對其做出很好的示範很有關係。
有樣學樣,父母如何與人相交,如何對待朋友親人,孩子會在日常的觀察中不斷模仿進而衍生出自己的一套交友處事之道。
父母對朋友兩面三刀,孩子自然也學不會真心對人。父母對自己的父母不盡孝道,孩子自然也無孝順的意識。
「多個朋友多條路」,人際關係對一個人的發展十分重要,誰都離不開朋友,誰也無法獨自生存,未來的世界屬於人際關係好懂得相處之道的人。
父母若真心為子女打算,就要讓子女學會與人相處,讓子女通過觀察自己與人相處,摸索出自己的待人之道。
父母的嘴,決定孩子未來的路。
對待朋友親人,不要過多苛責,懂得將心比心。對待朋友不要唯利是圖,明白情義無價。

三
父母對子的言語,影響孩子的心理。
言語是把無形的刀子,雖看不到傷口,一旦被刺,卻久久不愈。
據心理專家調查顯示,很多有心理障礙的人,都是由於年幼時受過言語刺激所致,而這種言語刺激之所以威力巨大,恰恰是由於出自最親的人口中。
很多父母總認為,父母子女間沒有隔夜仇,不論說的再難聽,他都不會怪我,會理解我的苦心。
但實際上,當孩子被語言擊中,無論你以後如何解釋都無法消除這個傷口。
父母因為孩子的一點錯誤大喊大叫,會讓孩子感到害怕,精神緊張,還會讓孩子否定自己,變得不自信。
父母對孩子使用冷暴力或言語上冷嘲熱諷,會讓孩子生出強烈的逆反心理,進而為引起關注採取過激行為。
其實不是孩子長歪了,也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你的一句不經意的話,把孩子推上了歪路。
跟孩子說話,要把孩子放在一個與你平等的位置上,不要動輒批評,也不要寬容放縱,好好跟孩子說話,把他當做大人一樣交流。
父母的嘴,是朵花,也是把劍,既能為孩子的路鋪滿香花,也能讓孩子的路紮滿荊棘。
父母的嘴,決定孩子未來的路。

高情商的父母都這樣和孩子說話
-01-
信任的語氣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尤其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
如,孩子想學打羽毛球,你用信賴的語氣說:
「孩子,只要努力學,認真學,一定能學會打球的。」
這無形中就給了孩子一份自信,並讓他明白,只有堅持才能獲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語氣:
「就你這樣三分鐘熱情還想打球啊?」
就會給孩子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令他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
-02-
尊重的語氣
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強烈。
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而粗暴地反對他。
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夥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脾氣:
「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
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
應該用尊重的語氣:
「那你再玩一會兒,不過,玩完了,可一定要學英語。」
孩子就樂於接受了。
-03-
商量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亂丟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這麼說:
「寶貝,玩具亂丟,多不好的習慣啊,你跟媽媽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嗎?」
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
「你怎麼搞的,玩具亂丟,快點去收拾好!」
否則,孩子聽你責備,心裡就會產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開心的。
-04-
讚美的語氣
每個孩子都有優點,都有表現欲,發現孩子的優點並加以讚賞,會讓他更加樂於表現。
孩子畫了一幅畫,也許畫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畫的熱情和認真勁兒就是最大的優點。
當孩子把畫捧給你看時,不能輕描淡寫地應付幾句:
「畫得一般,好好練。」
這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
應該用讚賞的語氣肯定他的作品:
「想不到我的寶寶畫得這麼好,繼續努力,一定會畫得更好。」
孩子的表現欲得到了滿足,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對畫畫就會更有興趣。
-05-
鼓勵的語氣
要孩子做到沒有過失,這是不可能的。
當孩子做錯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評責備,而應幫助他在過失中總結教訓,積累經驗,鼓勵他再次獲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幫媽媽端飯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爛了。
你不能責備他:
「連個碗都端不穩,真笨。」
這樣會打擊孩子嘗試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氣。應該用鼓勵的語氣:
「不小心打爛了碗,沒關係,以後先用手指試試燙不燙再去端。」
這樣,既教給孩子實踐的方法,又給了孩子再次嘗試的信心。
父母需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寬容的成長環境。
但,無論你有多少錢,別人家的嬰兒生下來爬,你家的嬰兒也不會生下來就跑。
在人生成長這個課題面前,父母的責任心與智慧,才是一切。
只要有心,只要用腦,我們一定會找到與這個世界、與未來、與孩子們之間最快樂、最有趣、最優化的互動遊戲。
而這一切努力,都將讓我們收穫一個高品質的人生。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