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D因為早產的緣故,我們在紐約有一群不是親人的親人,那就是她的康復師、認知老師和醫生團隊,一起和小D並肩作戰了三年多,也被我「煩」了三年多,我們之間真的有了很深的感情了。
小D3歲過後就沒了那麼密集的康復訓練了,但我們還是會時不時和這些老朋友見面。前不久帶著小D去見了她之前的精細運動康復師,聊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我覺得對大家都會有啟發,就第一時間想分享給你們。
精細運動康復師最近在紐約的一個學前班給一個號稱有「學習困難」的孩子進行輔導,這個孩子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寫字磨蹭,寫一個筆畫可以花好久好久,好不容易像「擠牙膏」一樣被盯著寫完一個字母,也都還是歪歪斜斜的。
而特別有意思的是,這個孩子很聰明,用老師家長的話說,你和他聊天問他問題讓他講故事等等,都能應對自如,就是一句話,什麼都行,就是別讓他寫字。

老師和家長都很著急,寫字是接下來上學的必備技能,於是就分別找了認知老師、行為心理諮詢師來輔導,專家們都排除了他有多動症啊、認知困難啊這些問題。
後來,倒是那位認知老師提出了一個假設,「這個孩子從小精細運動發展機會多嗎?會不會就是寫字容易累呢?」這句話頓時讓大家「破了這個死局」,這才邀請了我們的精細運動康復師去做診斷。
後來的確被證實了,這個孩子的精細運動發展有點延誤,尤其是手掌、手指肌肉力量弱,看似是不配合寫字,實際是真的寫不動,無法協調自己肌肉按照要求寫很多字。於是,康復師就開始針對這個問題有意識地進行鍛鍊,幫助他把這個短板補上來。

我聽完這個特別感概,這就是典型「大人視角」的例子啊。孩子寫字慢,這是磨蹭;孩子寫字不端正,這是不認真;孩子總是寫字寫不好,這是孩子不好好讀書學習。我們真的當大人太久了,以至於都忘記了我們小時候第一次學寫字的經歷了吧。仔細想想,我們想當然的技能,寫字,需要的是很多肌肉綜合協調的作用;
核心肌肉:讓孩子可以維持端坐的姿態而不累; 肩膀穩定性:讓孩子可以更穩地握住筆,寫字不「漂」; 手掌手指力量:讓孩子可以更精確控制筆的走向,寫字輕鬆美觀。
「坐不定」的解決方案、精細運動的鍛鍊,這些以前都和大家分享過不少了,今天想要分享的一個是康復師現在每次在男孩寫字之前都會做的一個「手指體操」,用康復師的話說,「就像運動前的熱身一樣,這樣的手指體操可以更好地讓手掌手指肌肉準備好,進行接下來的寫字運動」。
康復師也建議我平時也可以和小D一起做這些體操,為今後做準備。
1、彈鋼琴
這個很容易理解的,空手彈鋼琴,這裡額外要注意的是,需要讓孩子的手掌放在桌上後一個一個手指彈鋼琴,和我們平時的方式有一點點不同。

2、桌面蜘蛛人
手掌是蜘蛛的身體,五個手指是蜘蛛的腳,在桌子上模擬蜘蛛的樣子往前走,其實就是手指一伸一縮往前。

3、擠壓手指
寫字最關鍵的兩個手指是食指和中指,這個練習相當於是「力量對抗」,用一隻手的手掌擠壓另外一個手的食指和中指,擠壓、放鬆、再擠壓,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力量。

4、穿脫隱形手套
想像一下要給一隻手戴上手套,一個一個手指地戴上,然後再一個一個手指地脫掉,這個練習的關鍵是手指需要感受到一定的壓力(想像一下這個手套很緊)。

5、蜘蛛對著鏡子做伏地挺身
左右手五個手指分別對著,然後張開、收縮、張開、收縮,就像是一個蜘蛛對著鏡子在做伏地挺身,這個練習可以加強虎口的力量。

6、手指對對碰
用大拇指按照順序對著其他四個手指一個一個碰一下,這是很好鍛鍊手指分離的運動,很多孩子最靈活的對對碰就是大拇指和食指,不少都無法很好做到大拇指碰無名指或者小指的,所以需要鍛鍊。

7、鴨子吃到酸檸檬
大拇指和其餘四個手指平行,側面看想像一下這是一隻鴨子,然後鴨子「啊嗚」一口吃到了酸檸檬,「呃~好酸,馬上撇撇嘴」,於是手指順勢收回來。

8、伸展放鬆運動
最後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拍拍桌面,然後握拳、鬆開、握拳、鬆開,進行一下伸展放鬆運動。

這8個小運動不占時間空間,大家熟悉後,隨時隨地就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不強求每次都完成8個,隨時隨地來上一兩個練習,也是極好的。
當媽媽4年了,我倒是真的越來越不焦慮了。因為接觸到那麼多育兒知識,我越發清晰地認識到,孩子都是「好孩子」,唯一的差別就是,家長或者老師是否可以幫助孩子把「大目標」拆解成一個一個「小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是夠一夠去完成,每一個大目標完成前所需要的技能都能完善了。
好在我們的孩子都還小,學齡前任何的改變和行動都是來得及的。「不打無準備的戰」還是「臨時抱佛腳」,選擇權在我們!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9225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