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晚上儘量不要帶寶寶出門?專家告訴你:這真的不是迷信!

SnYek| 2018-03-26| 檢舉

我家寶寶現在九個多月了,每次準備帶她回老家的時候,公公婆婆總是反復叮囑我們別坐夜車,對寶寶不好。一開始我們並沒有放在心上,覺得是老人過於迷信了,現在都什麼年代了。

直到有一次我們帶寶寶出去玩,回來的時候都晚上十一點多了,寶寶還是哭鬧著不肯睡覺,結果半夜的時候寶寶就發燒了。

那時候我們也不太懂,真以為是應了老人的話,覺得可能是寶寶衝撞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了。後來問了醫生才知道,原來晚上儘量不要帶寶寶出門的說法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並不是因為迷信,而是有如下幾個原因:

1、晚上氣溫低,寶寶容易著涼

我們都知道,白天和晚上還是有一定的溫差的,一般晚上的氣溫會比較低,如果我們這個時候帶寶寶出門,由於寶寶自身的免疫力還沒有發育完全,一旦寒氣入侵到寶寶的身體,很可能會導致寶寶著涼生病。

不嚴重的話也就是發個燒感個冒啥的,嚴重的話還可能引起支氣管炎等疾病。因此建議家長們盡可能的不要選擇晚上帶寶寶出門,尤其是秋冬季節。

如果有特殊情況,不得已帶寶寶走夜路,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保暖措施。

2、天黑的時候,寶寶更容易哭鬧

由於寶寶年紀還小,感官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視力會比較弱,我們都知道小寶寶一般都比較黏媽媽,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

因此晚上帶寶寶走夜路時,一旦寶寶看不清媽媽的臉就可能會變得特別焦慮,沒有安全感,因此更容易哭鬧。

對於大一點的寶寶,可能會因為看動畫片的影響,小孩子本來想像力就比較豐富,帶寶寶走夜路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幻想動畫片裡的怪物要吃掉自己啊什麼的,所以也會變得特別容易哭鬧。

3、寶寶的作息時間被打亂

小寶寶正處於身體快速發育的關鍵時期,由於白天比較活潑好動,晚上就需要有充足的睡眠來補充精力。另外由於寶寶在晚上休息的時候,身體會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甚至是白天的5~7倍。

如果晚上帶寶寶走夜路,很可能會導致寶寶休息不好,作息時間被打亂。這樣的話,肯定會對寶寶的身體發育造成不好的影響的。因此建議家長們儘量不要帶寶寶走夜路哦。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7717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