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以為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只是好吃懶做不幹活嗎?看看咱們的寶寶可能幹了,還在媽媽肚子裡就學會了不少本領。
1、胎寶貝會哭、笑
英國科學家發現,寶貝在出生前數周就已經會大哭,並且學會了微笑。科學家在使用4D彩超時,已經捕捉到難得一見、胎寶貝出生前微笑的畫面,而且還看到他們會眨眼。寶貝啼哭大多發生在妊娠末期或臨產之前。他們還沒有出現在分娩室前,就已經在子宮裡哭過了,而且不止一次。專家認為這是一種情緒或生理反應,為幫助胎寶貝出生後適應外面的世界所做的準備。
2、胎寶貝會打嗝

在產前檢查時,醫生經常看到或聽到,孕媽咪的腹壁出現陣發性、規律性的跳動。更多的時候是孕媽咪自己感覺到胎寶貝在腹中有規律的跳動,但這種跳動遠比胎寶貝的心跳慢。這種跳動現象一般出現的頻率是每分鐘最慢為15~30次,快的時候甚至可達一分鐘60~80次,每次持續時間為3~15分鐘,每天出現3~5次不等。這種現象被B超實時監測時證實是胎寶貝在腹中打嗝呢。胎寶貝打嗝並不是一種異常,而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3、胎寶貝會撒尿
到近足月時,胎寶貝每天將吞咽的羊水量可達到400~500毫升。胎寶貝排出的尿液,其中的廢物經過胎盤進入母血,由孕媽咪代為排出體外。胎寶貝撒尿是一個生理過程,在懷孕4個月時,胎寶貝就有排尿這一重要功能了。妊娠中期以後,羊水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胎寶貝的尿量,正常的排尿量說明胎寶貝的泌尿系統功能正常。因此,胎寶貝不撒尿才是有問題的。
4、胎寶貝會看東西

胎寶貝在妊娠第2個月時,眼睛已經開始發育了,在第4個月時TA對光線就已經十分敏感了。專家發現,在胎寶貝未出生前,如果手電筒的光線有節奏地照射孕媽咪的腹壁,胎寶貝不僅會睜開眼睛,還會把臉轉向有光亮的方向。專家還發現,剛剛出生的小寶貝,他們只能看到30~40厘米之內的物體,而這恰恰與胎寶貝在子宮裡的位置長度相似,這表明剛剛出生的寶貝還保持著子宮內生活的習慣。
5、胎寶貝會發脾氣
說起胎寶貝會發脾氣,肯定讓很多人覺得匪夷所思,但事實上確實如此。研究發現,胎寶貝在孕媽咪子宮裡時,就能對孕媽咪十分細微的情緒變化或不同情緒作出反應。孕媽咪的不良情緒,對胎寶貝的情緒影響是最大的。孕媽咪發怒時,體內分泌大量去甲腎上腺素,有可能導致胎寶貝缺氧。這時,胎寶貝會因驚恐或不安而發很大的脾氣,如在子宮裡的不規則活動增多,以示自己的憤怒。由此看來,孕媽咪在孕期保持良好的情緒非常重要。
6、胎寶貝有記憶
胎寶貝在出生前就有記憶力,並能儲存。到第6個月或第7個月,胎寶貝就能分辨出孕媽咪感情和姿態的微妙差別,更主要的是TA自己的行為也隨之變化。孕媽咪愉悅的心情能給予胎寶貝一種安全感。反之,在恐懼和焦慮的氣氛中成長的胎寶貝,出生後又得不到幫助和愛護,他們成年後的感情往往容易表現憂慮和脆弱。
7、胎寶貝會品嘗味道

在胎寶貝7個月左右,就可以辨別甜味和苦味了,而且胎寶貝對甜味有一種天生的偏愛。如果孕媽咪平時不吃辣味食品,偶然吃了很辣的一餐,胎寶貝甚至會用做鬼臉來表示不滿。如果孕媽咪喝了一杯濃咖啡,胎寶貝的呼吸和心跳可能就會因此而加快。寶貝還會追隨媽咪的飲食習慣,如果媽咪偏食,那麼寶貝也會不愛吃那些食物。
8、胎寶貝會吸吮手指
吸吮手指是胎寶貝的一種本能。讓人驚奇的是,新生寶貝接觸到媽咪的乳.頭時馬上就知道該大口地吸吮!這是因為吸吮反射是寶貝最重要的生存本領之一,在出生前1~2個月就具備了,由於胎寶貝發育所需的一切營養都是直接通過臍帶傳送的,因此,在子宮內不需要進食的動作。但是,胎寶貝卻要花很多時間吸吮拇指。這不僅為胎寶貝日後的第一餐做好了準備,而且幫助TA發現自己身體上有趣的東西,比如皮膚的感覺和拇指的大小。因此,胎寶貝在子宮內吸吮拇指的行為也是探索世界的開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