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健康牽動著媽媽的心,只要寶寶一生病,媽媽就很心疼,日日夜夜的守護,生怕自己一個不注意就加重了寶寶的病情。其實,媽媽們平時要能及時發現寶寶的一些生病信號,及時帶寶寶看醫,就能讓寶寶少一些痛苦。比如,寶寶如果出現這5個小動作,其實就是寶寶生病的「苗頭」,媽媽就不要忽視了!
一、睡覺躁動、愛哭鬧
一般而言,小寶寶一天的睡覺時間是比較長的,也比較容易入睡,睡覺時也是比較安穩。但是如果寶寶睡覺時比較躁動,愛哭鬧,或者一邊睡覺一邊踢被還面色發紅,媽媽可以檢查一下是否被子蓋的太厚。同時寶寶在入睡以後,如果一直出現磨牙或咀嚼的動作,或者雙手雙腳揮舞且發出啜泣聲,很可能是因為在睡前太興奮或者有受到刺激與驚嚇。
二、口乾舌燥
可能由於天氣或者其他方面的願意,孩子在一段時間內總是口乾舌燥,總是喊著口渴,有時候還會輕微咳嗽,說話的時候要頻繁清嗓,這時候就說明孩子已經上火了,如果不敢進去火,很可能會由上火轉成感冒,進而引起發燒,媽媽要察覺到寶寶的這個小動作,讓他多喝水,吃一些去火的食物。
三、抓耳撓腮
老一輩常說新出生的寶寶,抓耳撓腮必定有災。其實這也不是並無道理,由於寶寶年紀太小,身體不舒服了也很難準確的表達。因此當寶寶不舒服,甚至感到很痛苦的時候會突然變得特別暴躁,用哭鬧和抓耳朵來表達自己的身體不適。當媽媽看到寶寶哭鬧還抓耳撓腮,不要埋怨寶寶哄不好,因為寶寶可能生病了,身體很不舒服。
四、緊縮膝蓋
嬰兒緊縮膝蓋是消化道不適的跡象。當寶寶受到腸蠕動不適、脹氣、便秘時,就會緊縮他的膝蓋,呈現不舒服的模樣。
五、睡覺打呼嚕
很多人在看到寶寶打呼嚕的時候很開心,覺得很搞笑,可能還要錄上視頻發到網上。有的時候看到人還會說自己的寶寶打呼嚕呢,你看睡的多香啊。其實寶寶打呼嚕並不是一種睡得香的表現,可能是因為寶寶鼻子不通氣導致的。如果寶寶打呼嚕的時間,持續的比較長,有的時候還會張著嘴巴呼吸,要及時的去醫院檢查。可能是因為寶寶的扁桃體肥大引起的,,而且寶寶打呼嚕的話,由於張嘴呼吸,還是引起寶寶容貌的變化。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