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寶寶睡眠訓練?看看馬伊琍怎麼說

SnYek| 2018-03-10| 檢舉

 

關於睡眠訓練,先看看馬伊琍怎麼說:

愛馬出生在08年,那時人們開始關注孩子的教育,注重育兒,喊著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條式口號,從嬰兒時期就不放過。上海人居住條件太差以至於十幾歲還跟父母擠一張床或一個房間的大有人在。那麼我覺得既然現在我們有條件了,就得從嬰兒期培養她獨立睡覺的能力。

一開始我運氣好,愛馬三個月就睡整覺,可是一歲左右就一小時醒一次哭著放不下,於是我在睡眠問題上大下功夫,用了現在看起來無比殘忍的「哭聲免疫法」,僅用一晚就成功了,然而之後斷斷續續地反覆,媽媽說我,她不是你親生的嗎?你急什麼?你為什麼不能讓她睡在你身邊?讓孩子睡在你身邊了你擔心什麼?

是啊,我擔心什麼呢?與其一夜一夜聽著她哭糾結要不要去抱,為什麼不能讓她伸手就能夠到我,全家都彼此踏實地睡去呢。於是把小床調到大床同等高度,放下一側欄杆緊貼大床,半夜她若醒,我輕拍兩下,便又沉沉睡去,一直到天亮。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博客《關於睡眠問題》,結尾說過對自己的方法目前不敢說是對是錯,因為內心有一絲惶恐,所有的育兒觀,當下無從評判對錯,要用幾年或者十幾年甚至更久才看得到真相。

真相就是,請不要違背讓母嬰親密的自然規律,孩子終有一天會長大,會有足夠的能力做那些曾經做不了的事,而我們,只需要陪伴和等待,並準備好足夠的耐心。

——(選自馬伊琍微博)

關於睡眠訓練,再來看看心理諮詢師怎麼說

(全篇插圖選自經典繪本《你睡不著嗎?》)

大家應該都或多或少的接觸過「睡眠訓練」這個詞,睡眠訓練曾經是1950年代美國的主流育兒法,1980年代以後因為被認為會對寶寶造成永久心理傷害,而逐漸式微。但直到今天,是否應該對寶寶實施睡眠訓練,仍然是父母之間爭議不斷的話題。

睡眠訓練的目的有以下幾點:

讓孩子自主入睡,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培養孩子連續的睡眠,不需要夜醒吃奶,更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

孩子自主入睡和不夜醒,能讓家長省去很多的麻煩。

看過大部分的給孩子睡眠訓練的原因,大致都是如此,我認為,除了第三點以外,剩下的兩點基本上都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給孩子做過睡眠訓練以及信仰睡眠訓練的家長們,先別急著噴,不妨先看看我的理解。

1、 要孩子自主入睡,需要發育成熟才可以

大家都知道幼兒的睡眠機制是還沒有發育成熟的,並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育規律,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按照書本上說的規律長大的。那怎樣才能判斷我的孩子已經可以自主入睡了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如果你把你開始犯困的六個月大的孩子放在嬰兒床里,他嚎啕大哭,你把他抱起來以後他在你的懷裡安穩的睡著了,我想沒有人可以得出這個孩子現在可以自主入睡了這樣的結論。

而關於獨立性的培養更是幽默,獨立性是在孩子滿足了最基本的安全感以後自發出現的,對於一個如果沒有了照料者就會餓死的小嬰兒,從何而談安全感。從人類的本能來看,人屬於哺乳動物,動物世界裡你見過哪個哺乳動物在斷奶以前就可以夜間不需要媽媽的?人類的幼兒真的就不需要夜奶不需要媽媽的安撫嗎?

2、沒有任何的研究可以明確表示夜奶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還有媽媽們擔心的夜奶會導致齲齒(夜奶加輔食殘渣會導致齲齒,單純的夜奶不會,所以添加輔食並且出牙的小寶寶需要每天刷牙)。孩子夜間醒來吃奶和夜間醒來大哭並且沒有人滿足他的需求相比,我想大家都能分辨出哪個對孩子影響更大。

睡眠訓練有哪些壞處

大約在三歲以內的孩子並沒有時間長短的概念,你把他放在房間裡哭五分鐘不理他,這五分鐘對一孩子來說幾乎就等同於永久。所謂的哭幾分鐘再抱,不哭放下,慢慢延長放下的時間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他慢慢的懂得了不哭才有人抱或者懂得了睡覺需要自己完成,而是慢慢的從沒有人回應他的過程中習得了一種無助感,也就是說孩子對會有人來安撫他這件事絕望了,所以,不哭了,哭累了,就自己入睡了。我想進行過睡眠訓練的媽媽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孩子是掛著淚珠睡著的,並且在夢裡似乎還會做出委屈的表情。

八個月到十個月以前的孩子沒有客體恆常性的概念,也就是說這時你把放在他眼前的玩具拿走他是不會找的,因為對於他來說不在眼前的就是消失了(或者用我們的說法就是 死掉了),玩具死掉了可能對寶寶影響不大,但是媽媽死掉了就比較可怕了,畢竟孩子沒辦法理解他看不見你但是你依然存在。這時再來想一想睡眠訓練的做法,把孩子放在遠離媽媽的小床上或者乾脆放在另一個房間,半夜孩子哭醒了,沒有人來及時安撫,我想對成年人來說這也是很可怕的情景。我們又為什麼要讓孩子去承受這些。

對於安全感的影響,看過很多的媽媽反饋,我給孩子進行了睡眠訓練了呀,他第二天也是笑著醒來的,並沒有什麼異常。孩子可能會忘記前一天晚上哭著入睡這件事,但是這種情緒記憶會一直伴隨他,就像幽靈一樣,那種恐懼和無助感會不經意間冒出來。並且由於孩子還太小,他並不能理解這種情緒,就會更加的恐懼。如果是長期的睡眠訓練,更會讓孩子對睡眠本身產生恐懼,有多少成年人都有睡眠問題,入睡困難,早醒後無法繼續入睡,這時你希望有人來安慰你一下陪你聊聊天還是希望一個人面對著黑暗空曠的屋子。

但事情不是絕對的,有一種情況可以給寶寶睡眠訓練

如果你因為孩子的睡眠嚴重影響到了自己的睡眠和日常生活,甚至出現抑鬱、神經衰弱,焦慮易怒等等症狀,並且這沒有人可以幫你分擔撫養孩子的任務時,建議媽媽們先照顧好自己再去照顧好孩子。

這時的睡眠訓練還是會對孩子有傷害,但是需要媽媽們注意的是,要記得告訴孩子,媽媽給你進行睡眠訓練是因為媽媽自己的能力限制,沒有辦法繼續哄睡你了,而不是覺得睡眠訓練是為了你好。告訴孩子真實的情況是什麼,而不是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去傷害他。別怕孩子聽不懂,可能文字他確實不明白,但是你說話時所傳遞的愛和抱歉他是可以接收到的。

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媽媽們願意付出自己的一切去換得孩子的一生平安順遂。既然我們這麼的愛孩子,那不妨在睡眠這件小事上給孩子更多的包容和耐心,讓他一點一點跟隨自己的規律去成長,安全感滿足的孩子定會在日後還你一個大大的驚喜。養育孩子這件事,付出和收穫永遠是成正比的。被哄睡和夜奶折磨的不成樣子的媽媽們,正是因為你們的耐心和愛的付出,你的孩子以後將會成為溫柔細膩的人,他會用他的雙腳去丈量真實的大地,那正是因為你曾經尊重了他的真實。

茵茵說

這篇文章特地是去約稿了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縱藝,對於是否要給寶寶做睡眠訓練希望給大家一個更全面更專業的參考意見。

孕前我是一天睡不夠9個小時就覺得很累的人。在牛魔王兩個多月的時候,他一晚醒來4、5次,讓毫無心理準備的我接近精神崩潰。當時在微博里訴苦了一下,不少媽媽讓我在三個月的時候給他做睡眠訓練,也有幾個同樣心理學的媽媽很中肯地跟我說睡眠訓練對寶寶心理的影響。衡量很久,最終沒有下決心。

4個月之前,我只能用累成狗來形容自己,不止一次會問自己為什麼會生了個肉團來折磨自己。很多個夜晚是需要抱睡的,數著日子一天天熬過來,從一開始夜醒4、5次,每次都及時回應,到現在有時只會在11點多醒來一次喝奶,然後一覺天亮。也從當初抱睡到現在哼幾句歌,自己躺著就睡著了,我無比慶幸自己沒給他做睡眠訓練。寶寶安全感越足,睡眠自然越好。有些事情,我們無需過分著急,孩子總有自己長大的一天。

如果你真的決定給孩子做睡眠訓練,希望你能衡量所有利弊以後再做決定。

家有兩歲牛寶,擅長用漫畫記錄寶寶的日常和帶娃心得。更多有趣、感人的母嬰漫畫,可以關注我的搜狐號:echo小茵茵 常來找我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651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