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可不是誇張的說法,孩子在幼年時期的行為,是形成他性格和習慣的基礎,一旦定型就難以更改。寶寶六歲前正是性格發育的塑型期,如果他有下面幾個毛病,家長一定要糾正,否則等到六歲之後就晚了!
一、故意忽視家長的話
晚上了,家長讓孩子把電視關上上床睡覺,喊了幾遍,孩子卻充耳不聞,繼續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孩子故意忽視家長的話,多是因為家長過於溺愛,讓孩子變成家裡的「小霸王」,完全不把其他人看在眼裡。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先反思是不是太溺愛寶寶了。
當孩子故意忽視你的話時,你可以走到他面前,讓他看著你的眼睛,重複你剛才說的話,直至他服從命令。
二、生氣時摔東西
孩子一生氣就喜歡摔東西,多是和父母行為有關。如果父母中有人脾氣暴躁,一發怒就愛摔東西,孩子受到影響後也會有相似的表現,並且同樣會變得脾氣暴躁、愛衝動,對以後的學習和交際都不利。所以當孩子有此習慣時,家長要先檢討自己,再去糾正孩子。
三、「窩裡橫」
孩子在家像小霸王一樣無法無天,一離開家人就像變了個人,什麼都不敢做,人多的時候連說話都不敢。
家長過度溺愛孩子,在家事事包辦,不給孩子鍛鍊的機會,對孩子的需求也會有求必應,讓孩子過度舒適。在離開家後,安全感驟降,會讓孩子變得膽小、自卑、不自信,就會出現「在家窩裡橫,在外受氣包」的情況。
四、自私自利
無數次在飯店餐桌上看到過,孩子把他喜歡吃的菜擺在自己面前,家長非但不阻止,反而一臉滿足的看著孩子吃飯。
家長的寵溺,只會讓孩子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不去考慮別人的想法,更不要說去感恩父母,這類孩子長大後很少有孝順的。
孩子輔食如何添加?、寶寶晚上睡不好怎麼辦、寶寶不愛吃飯如何解決?
關注微信公眾號:芸芸育兒經,你要的答案這裡都有,為寶寶的健康成長加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629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