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給生病的孩子「狂灌水」,這樣喝水會水中毒,媽媽要把握好度

Alice k ...| 2018-03-07| 檢舉

秀秀今年不到兩周歲,前兩天因為罹患了腸胃炎,孩子狂拉肚子,家長擔心她這樣拉下去會導致身體脫水,就給孩子喂了大量的水,最後秀秀出現了全身抽搐的症狀,嚇得家人趕緊送了醫院,一查才知道是「水中毒」了,孩子已經出席愛你了低血鈉、低滲透壓的症狀,還好就醫及時,孩子才脫離了危險,媽媽嚇得再不敢給孩子大量喝水了。

什麼是水中毒?科學的解釋是,當機體攝入的水量大大超過了排除的水量,導致水分在體內瀦留,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就稱之為水中毒,在醫學上分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程度輕的可以通過停止水分的攝入來緩解,嚴重的可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或死亡。

當孩子生病的時候,家長就喜歡給孩子喝水,通常孩子不願意喝的時候,也會想方設法讓孩子喝,理由就是「生病了就要多喝水,喝水才能好得快」,針對這種做法,專家告誡,不是什麼病都會通過大量喝水就能緩解的,尤其是對孩子,在1歲以內的孩子,腎臟發育還不具備成人的水平,短時間內大量喝水,會造成腎臟的負擔,孩子生病需要適量喝水,大量喝水沒有一點好處。

孩子出現什麼症狀證明水中毒了呢?

孩子如果在短時間內喝水量是平時的幾倍,但是卻沒有出現排尿多的症狀,還出現嘔吐、嗜睡和神志不清的症狀,很可能激素水中毒了,很多水中毒的患者都是從頭部開始發作,這是因為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快速和過量的喝水,會讓體內電解質受到稀釋,誰還會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導致細胞水腫,其中腦細胞會首先水腫,腦部壓力會增大,就會導致上述症狀了。

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提到過:其不曉病因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仍強與飲之,因其成禍,不可複數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知道病因就盲目地喝水,本來不是很渴,卻偏偏強行大量飲水,會導致病情的加重,這種事屢見不鮮了。在中醫的解釋中,孩子生病的時候,胃氣正處於虛弱的狀態,喝下的溫水需要胃氣去溫化,如果大量喝水,胃氣不足以溫化它們,就會加重病情。

孩子應該喝多少水呢?

0-6個月寶寶,原則上不需要給孩子喂水,因為母乳中已經含有足夠的水分。但是喝奶粉的寶寶,可以適當喝點水,這個可以在喂奶粉的間隙中喝,也要注意水的量,如果孩子執意不喝,媽媽也不要強行喂。

0.5-1歲的寶寶,每天至少喝100毫升的水,最多哦不要超過400毫升,每次吃奶前或者吃奶後的半個小時喂50毫升即可,喝水多就意味著喝奶少,媽媽要注意。

1-3歲的寶寶,體內的水分來源就多了,一部分來自於食物,一部分來自於喝水,這個量就不好掌握了,比如寶寶喜歡喝粥,喝了粥就不要過多地喂水,如果寶寶不喜歡吃稀的,那麼媽媽就要多喂點水,如果一個杯子的容量是227毫升,也就是標準的8盎司的紙杯,寶寶要喝四杯水左右。

4-6歲寶寶,一天要補充7杯水的量,這裡包含所有事物中的水分和飲水,這個時期的寶寶也有了自己的需求,媽媽只要頻繁地提醒寶寶喝水這件事就好了,喝水的多少要靠他自己決定,他會根據自己的口渴程度進行適當飲水了,如果寶寶出現嘴唇乾裂等情況,可能就是忘記喝水了,但也不要讓他一次性喝很多水,一杯就夠了,切忌多喝。

如果寶寶生病了,媽媽也要根據病症來喂寶寶喝水,或者直接問醫生要怎么喝水,喝水也分季節,夏季要多補充,冬季要適當補充,還要根據孩子自身的需求,千萬不要硬逼著孩子大量喝水,這會適得其反。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6297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