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
才是背後的真實原因
許多父母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很「膽小」,比如怕黑還不敢獨處,或者不敢與人發生衝突,事實上,這背後的真實原因是孩子沒有安全感。
面對這種情況下,父母們都很著急,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勇敢起來,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來幫助孩子呢?
現在和我一起來看看這兩種比較典型的情況。
怕黑不敢獨處的孩子
孩子怕黑、不敢自己一個人獨處,是孩子在幼兒時期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
父母可以進行有意識的干預,讓孩子慢慢的發生改變。
但是這裡一個前提,那就是父母已經掌握孩子的成長規律,並且能夠將普遍的成長規律和孩子的個體發展結合起來,從而給予孩子個別化的教育措施。
我們首先要培養一種思維習慣,那就是孩子出現這種行為,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只有找到行為背後的原因,發現孩子真實的心理需求,才能夠更好的解決問題,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怕黑、不敢獨處,一般來說,可能存在這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種是內在因素。
就是孩子的天生氣質比較膽小,很多事都不敢獨自完成。
第二種原因就是受到外界環境影響。
比如說聽到父母不經意之間的爭執和閒聊;看到電視裡出現的「一個人在黑屋子裡」發生意外的場面,晚上做惡夢;周圍的小朋友或者是家庭中的朋友出現意外,等等。
當孩子表現出怕黑、不敢獨處之類的行為時,父母的行為方式和有效的干預,才是真正有效幫助孩子變得越來越勇敢的關鍵因素。
首先,幫助孩子學會一些讓自己膽子變大的方法。
有效的方法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父母可以說:
「孩子,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就唱歌,只要你唱歌,媽媽就會在你身邊,你就不怕了。」
「進入房間之前,可以先開燈。」
「當你害怕的時候,可以邀請你的好朋友陪你。」
其次,父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
千萬不能誤認為孩子年齡小,電視劇或者成人之間的談話就不會對他們產生影響。
實際上,孩子們每天都會對所見所聞產生「聯想」,而因為他們還不能非常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家人往往察覺不到。
所以,當孩子看了動畫片或朋友出現一些意外時,父母一定要敏銳的捕捉到這些細節,然後才能夠及時的進行「情緒干預」:
一.向孩子解釋發生了什麼;
二.說出孩子的感受,引導孩子找到應對的方法;
三.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更多的支持;
四.幫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成長需要時間。
特別是孩子在害怕某種事物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能急躁,更加不能強迫孩子一定要自己下樓或者是單獨在家,這樣只會強化他內心的恐懼,加深印象。
不敢與人發生衝突的孩子
我曾經在《嘿,我知道你》這本書中寫到過一個害怕與人發生衝突的孩子的成長和蛻變的故事,現在分享給各位,希望父母看完會有所收穫。
楚然是個生性膽小的孩子,永遠不敢與別人發生正面衝突,遇到問題時他總是用迂迴的方法解決問題。
針對楚然的性格,我特別為他選擇了擊劍這個體育項目。因為站在擊劍場上,你不得不和你的對手有正面衝突,不得不揮舞你手中的劍,刺向你的對手。楚然在三個月前開始了擊劍訓練(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需要動用一切有可能的方式説明孩子達到成長的目的,有目的地選擇體育項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在夏令營裡的他仍害怕與別人產生衝突,但我能隨著他的進步而感受到他眼中的光芒,只可惜那稍縱即逝。
後來擊劍教練給我打電話,我才得知這三個月的訓練中,他還是沒有刺出第一劍,只是不斷防守。(作為孩子的成長顧問,我們保持與相關人員的聯繫,以達到最佳配合。)
最初這防守得到了教練的肯定,認為他擁有難得的沉穩,可時間一長就發現他總是防守,劍法如此,步法也如此。
九月的第一個週末,在楚然上課時,我把他叫到門外,嚴肅地要求他必須在一個月內刺出關鍵的第一劍,如果他做不了,我再也不理他了。
之所以對楚然會比較嚴厲,因為他是一個能把人和事分開的孩子,他不會因這嚴厲而認為我不喜歡他,所以幾乎每次我和他談話,都以一句「狠話」結束,卻每次都能有很好的效果。(面對不同性格特點和自己關係遠近不同的孩子,我們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和語言習慣。)
前兩周,楚然一直沒有給我打電話,我開始擔心這一劍能否順利刺出。
不過楚然媽媽是我的臥底,她經常為我提供情報,因此我得知楚然已經開始準備刺出這第一劍了。
果然,楚然邀請我週六下午去看他擊劍,面對這個邀請,我毅然在小白的嘲笑之下無原則地來到這個位於北三環的擊劍館。
這個擊劍館屬於一家俱樂部,在裡面學劍的不僅有孩子,還有很多成年人。
館內飄揚著各國國旗,地面上鋪好了專業劍道,成人和孩子們都煞有介事地穿上白色擊劍服和網狀頭盔。
在這一片金屬碰撞聲中,我的神經開始緊繃,在這些白色中怎麼也沒法找到楚然,還好我看到了楚然媽媽。
我徑直走向最後的劍道,從身高上我已能初步判斷出誰是楚然了,他那對手比他高出一個頭。
我走過去時,教練正在訓練他們的步伐,只見兩個孩子正一前一後地挪動腳步。
教練看見我,示意他們停下來,說:「邀請的觀眾來了。你們休息一下,我們準備開始了。」
楚然慢慢地把頭盔取下來,用力一甩頭髮,汗水隨著頭髮灑落,白皙稚嫩的臉龐上,保持著嚴肅神情,讓我忍不住感慨,這孩子還真帥!
我沒有和楚然媽媽站在一起,而是獨自站在一旁,仔細觀察這即將發生的一切。楚然在戴上頭盔之前,裝作不經意地看了我一眼,然後毅然走上劍道。(和父母保持一定距離,會讓孩子感受到我對他看法的獨立性,不會因為父母的因素受到干擾。在這個場合有助於他的專心而不用擔心我會和他父母的交流內容。)
「今天共有三個回合,每個回合五分鐘。現在第一個回合開始!」教練的手從半空中落了下來,大聲宣布比賽開始。
隨著「開始」的話音落下,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只見楚然立刻舉劍,然後就開始了防守。
五分鐘內,我能看見他的步伐有少許向前的衝動,可很快又恢復了防守和後退,居然有一瞬間他將對手逼回到了防線內,但突然場上出現了僵硬的停止。
第一回合就在這一方永遠防守和另一方永遠進攻中,戛然而止。
休息時,我沒有說話,也沒有看楚然。(在孩子沒有完成比賽之前,我們需要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機會。)
我在觀察他的對手,那孩子可能已經習慣了楚然永遠防守,對這一回合的結果有一種志在必得的表情。
另一個角落的楚然也是一言不發,在重新戴上頭盔之前,他一直保持著嚴肅的神情,並且長長地喘了口氣。
第二回合開始了。時間一秒秒地過去了,局勢沒有任何改變,仍是一方防守、一方進攻。
不過這持久的防守是有效的,楚然動作越來越迅猛,那揮舞的劍死死地防守了對方一輪又一輪的進攻。
我能清楚感受到對方已厭倦了這毫無變化的局面,對一個十歲的小孩來說,耐心已到了極限。
可作為防守的楚然卻沒有任何鬆懈,他還在一招一式地抵抗著對方的進攻,這局面也吸引了其他觀眾,我所聽見的都是對楚然的讚譽,大家認為孩子能如此堅定防守是件非常難得的事。
於是,這一局在一片掌聲中結束了。
幾個成人忍不住走過去拍拍楚然的頭,楚然依舊面無表情,這反應更加引發了成人們的一片讚賞,大家都認為楚然簡直是難得的穩重。
這贊許讓楚然面紅耳赤,楚然媽媽陪笑站在一旁。
我也在一旁偷笑,暗想果然每個人行為背後的原因都是很難明瞭的。
楚然看向我時,面露尷尬,我很快把他拉出來,直勾勾地看著他,就說了一句話:「還有最後五分鐘,我看著你呢!」(簡單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要求和希望,在關鍵時刻往往是給孩子的一劑強心針。)
第三局開場很是激烈,或許是剛才眾人對楚然的那些讚譽深深地刺激了對方已熄滅的鬥志,開局三劍刺得非常精彩,而楚然仍在防守中。我的雙手不禁放到了胸前,心跳加速,默念:加油!教練大喊一聲:「最後60秒!」
此時,我看到楚然的腳步明顯改變了後退方向,手上的劍揮舞得越來越快。
還有最後20秒,突然之間,楚然猛然退後了一步,然後急速上前,用盡全力——刺出了第一劍!
對手始料未及,根本沒想過會有這一劍,猝不及防。
哨聲響起,時間到了。
楚然癱軟倒地。
我卻激動地跑上去,把癱在地上的楚然抱了起來,繞了幾個圈,大聲高喊:「太棒了!太牛了!」
我如此誇張的動作讓楚然措手不及,我把他的頭盔取了下來,對著他滿是汗水的小臉親了三下。
「知道嗎?」我把楚然放在地上,「這可是你人生第一劍!你知道這有多重要嗎?」此時,楚然媽媽走了過來,眼睛紅紅的。
我們都知道,這主動進攻的第一劍,對楚然來講,突破了他的心理極限,而對於他性格某些缺失的部分,必然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這就是楚然的故事,我們引導他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孩子的成長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父母,難免會著急、焦慮、擔心……
我特別希望父母們能夠掌握孩子的成長規律,能夠自己觀察孩子的行為,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時,自己能夠找到行為背後的原因,並且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
這,是我的一份期望,更是每個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成長規律」是我經常在文章中提起的詞語
它是瞭解孩子的鑰匙
希望父母能夠沉下心來學習它
陪伴孩子慢慢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5806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