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父母和子女間的代溝與誤解很簡單就能解除!三個字就能修復親子之間的關係,但很多父母都不肯說!
對不起
一句對不起,是將孩子作為獨立個體而尊重對待的姿態,是父母以身作則承擔責任的榜樣,更是對孩子愛的撫慰與表達。
一句對不起,融化的是兩代人之間的代溝與誤解,同時家長也因此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勇於負責與擔當的形象。
又到了拉比的家庭日,拉比的爸爸媽媽準備帶拉比去爬山,既可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又可以鍛煉一下拉比的毅力,看看拉比能不能堅持爬到山頂上。
出發之前,準備好了水和一些吃的零食,拉比還帶上了一輛自己最愛的玩具小車就出發了。
到了山腳,拉比爸爸就跟拉比說好,「拉比,今天我們試試,看看你能不能堅持自己爬到山頂,好不好。」「好呀,我今天一定沒問題的,爸爸你就等著看吧!」
一家三口說說笑笑,沒想到拉比真的沒有讓爸爸抱,自己跟著爸爸媽媽一起爬到了山頂。
「哇,山上好漂亮啊,看得真遠,爸爸你看得到我們家在哪嗎?」拉比很高興,充滿了活力,爸爸媽媽還在那看風景的時候,拉比已經自己把野餐墊拿出來了,打開鋪好。
「爸爸媽媽快過來休息啊,我都準備好了」,說著拉比拿出媽媽榨的果汁,準備遞給爸爸喝,沒想到爸爸沒注意,一邊跟媽媽說著話一邊去接果汁,把拉比手上的果汁打翻了。
「哎呀」拉比還沒反應過來,爸爸就把拉比一把扯了起來,但是身上還是不可避免地被潑到了一些。「哎,拉比,你看你這一身弄得……」
然後拉比爸叫過來媽媽說:「你趕緊給他擦一下,我去洗下手。」看著媽媽皺著眉頭給他擦衣服,拉比撅著嘴,小聲說了句:「對不起,媽媽。」
媽媽聽出了拉比聲音裡的委屈,安慰拉比到:「沒關係,拉比,媽媽知道不是你的錯,擦乾淨就沒事了。」「但是,爸爸他……」
正說著,拉比的爸爸回來了,媽媽跟爸爸小聲說:「是你自己沒注意,這次可不是拉比的錯。」
拉比爸甩了甩手上的水,說:「我知道,我沒怪他。」媽媽把爸爸往拉比那邊推了推,但是要拉比爸向拉比道歉,爸爸好像有點說不出口一樣。
做錯了事或傷害到了別人要道歉是每一個人都明白的道理,就像在公車上踩到別人會說聲「對不起」,走在路上不小心碰到別人也會說聲「對不起」,工作中有了誤會也會向別人道歉。
但向自己孩子道歉,似乎很多父母都做不到,他們會覺得沒必要,甚至會認為在孩子面前要保持自己的權威,是一定不能低頭的。
但不知道父母們有沒有想過,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是否告訴過孩子做錯了事要道歉。
如果孩子做了什麼錯事而沒有及時承認錯誤,沒有及時道歉,你是不是一定會不依不撓地抓著孩子的錯誤不放,一定要孩子開口認錯才甘休。
同樣的道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大人犯了錯也必須得道歉,憑什麼父母就可以不道歉,孩子會認為這非常不公平。
追根究底,父母還是放不下自己的面子,怕給孩子道了歉以後失去家長的威嚴,從此管不住孩子。其實,給孩子道歉並不丟臉,這反而是一個偉大的舉動。
不僅不會發生管不住孩子的現象,還會讓孩子更加信任自己的父母,更加尊重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給予了孩子相應的尊重,就會得到孩子同等的對待。
像那些做錯了事還要在孩子面前耍威風或者死撐面子的父母,是不會得到孩子的尊敬的,孩子有他自己的判斷能力,他們已經能夠明辨是非了,自然有他自己的是非觀。
如果父母希望在孩子面前樹立自己的威信,最好是能做一個講道理的父母,學會向孩子道歉,讓孩子感受到與父母平等相處的美妙感覺。
像拉比爸,雖然當時沒能開口,但是後來和拉比一起下山的時候,還是向拉比表達他的歉意。
拉比爸跟拉比說:「拉比,今天對不起了,是我不小心打翻了你的果汁,還對你態度很惡劣,其實爸爸當時就知道做錯了,不過急著去洗水,沒來得及向你表達歉意,你不會怪爸爸吧?」
「沒事的,爸爸,我以後拿東西也一定會拿得更穩一點,你還是我最愛的爸爸,我不怪你的!」爸爸道歉後,拉比心裡的疙瘩也消失了,父子倆又像好兄弟一樣開心地往山下進軍了。
爸爸的道歉,讓父子間的關係很快就修復了,其實孩子的心是很寬容的,只要讓孩子感受到他是被尊重的個體,一句對不起,就能重新獲得孩子的尊重與愛。
在家庭中,錯怪孩子不可避免,關鍵是事情發生後,父母會如何處理。父母願不願意向孩子道歉,不僅關係著親子關係的維護,對孩子的發展成長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要做一個開明的父母,要使得孩子品行端正,就得學會向孩子道歉,態度要誠懇,道理要中肯,才能使孩子從中得到深刻的體會,才會具有教育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504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