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懷胎十月到寶寶呱呱墜地,女人們也開始有了一個新的稱呼——媽媽。作為新媽媽,因為沒有經驗,在帶娃方面常常會出現各種讓你手足無措的事情。
要說最讓寶媽們頭疼的事情,不是吃奶,也不是哭鬧,其實是哄寶寶睡覺。相信帶過孩子的都深有體會。甚至有寶爸寶媽大呼:「我寧願每天加班三個小時!」
寶寶睡覺時有三件事最好不要做,然而調查發現九成的媽媽缺每天都在做至少一件!
一、開著暗(夜)燈睡覺
晚上很多寶媽通常都會開著一個小夜燈,既不打擾孩子睡覺,也為了方便查看寶寶睡眠情況,一旦寶寶醒了哭鬧或者要吃奶,就不用再一摸黑的開燈了。
其實只要有亮光就會給人產生光壓力,在有光的情況下,光源會影響褪黑素的分泌,使寶寶不但不容易入睡,而且醒來也會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大家都知道凌晨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如果寶寶的睡眠質量無法保證,就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長此以往還會減緩大腦的發育。
二、寶寶趴著睡覺
寶寶從三四個月開始就會翻身了,睡覺的時候喜歡趴著睡,臉側在枕頭上,有時還撅起自己的小屁股來,樣子著實滑稽。
然而其實這種姿勢會無形中增加寶寶患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因為寶寶趴睡時,嘴巴和鼻子會和枕頭緊靠著,枕巾上的髒東西及頭髮上的細菌容易被吸入,而且鼻子和嘴巴因為收到擠壓,也會造成寶寶的呼吸障礙。有些人會說這樣會讓寶寶有安全感,而且不容易吐奶,卻沒有科學的依據。
三、吃著奶就睡著了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體會:前一秒寶寶還含著媽媽的乳.頭哭呢,後一秒就慢慢睡著了,讓很多媽媽哭笑不得,這演技都可以拿奧斯卡獎了。
通常這時媽媽們怕把孩子吵醒,便等幾分鐘後寶寶熟睡了, 再把寶寶的嘴從乳.頭上拿走。這其實是個不好的習慣,夜間嘗喝奶,會使口腔內處於被奶覆蓋的狀況,長此以往會減緩牙齒的發育,而且也容易出現「地包天」。
你的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有哪些不好的習慣呢?快來分享下吧!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4112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