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們最怕的就是寶寶發燒了,即使不是發燒,哪怕是寶寶體溫發生丁點兒變化,就會擔心到不行……是我開空調過度了麼?難道是寶寶睡覺時沒蓋好毯子?……
比如今天有個寶媽問:寶寶體溫37.5算發燒嗎?其實,這個還真的不一定。今天我們就來說下關於寶寶『體溫』的那些事兒!
一、孩子的正常體溫是多少?
1、正常體溫可波動於35.5℃~37.5℃之間
一般1歲以內的嬰兒體溫在37.5℃以下都屬正常,但是超過37.5℃也並不是就一定是發燒,這還浴每個孩子的基礎體溫有關
基礎體溫:清晨睡醒,還未起床活動前的體溫。此時人體代謝最低,所以體溫也相對最低,由於嬰幼兒代謝快,體溫會比成人偏高,基礎體溫可為36-37.5℃。
2、嬰兒控制體溫能力不夠強,容易外環境影響
炎熱天氣或包裹過多,體溫會輕度升高;寒冷天氣或溫度較低的空調房間,體溫可降至36℃或再低些。
3、發現孩子體溫稍高,是發熱了麼?
體溫「稍高」應與基礎體溫相比才有意義,年齡越小,基礎體溫相對偏高,可能有些孩子稍微包裹一【下體】溫達到38℃,也只是正常的體溫升高而已。
ps:當然大多數情況下超過37.5℃,媽媽還是要引起重視的,對於大多數的寶寶來說可能就是發熱了。
二、如何區分正常體溫升高和發熱
1、孩子的體溫易於波動
若有短暫的體溫波動,但全身狀況良好,又沒有其他異常現象,就可以認為孩子沒有發熱。
一般小兒哭鬧、吃奶等正常生理活動後,體溫會升高,多為37.5℃-38℃之間,活動結束後也很快會回復到正常水準。、
2、正常嬰兒體溫波動范圍(僅限參考)
一般正常情況下,體溫超過37.5℃定為發熱,37.3~38℃為低度發熱,38.1~39℃為中度發熱,39.1~41℃為高熱,超過41℃為超高熱
3、發熱跟正常體溫升高相比,會有其他異常表現
比如面色蒼白、呼吸加速、情緒不穩定、噁心、嘔吐、腹瀉、皮疹等
當然由於小兒個體的差異和導致疾病原因的不同,發熱表現和過程也會有很大差別,比如同樣是肺炎,有的發熱不高,有的高熱可達39~40℃。
發熱起病有急有緩,有的先寒戰再發熱,有的發熱很高但四肢及額頭發涼,所以用手觸摸四肢或額頭很難察覺孩子發熱,而觸【摸胸】部就會覺察到。
所以,綜上所述,要判斷孩子是否發熱,除了量體溫之外,平常生活中還要多加觀察孩子的各種表現。
一方面做到心中有數,另一方面如果真是發熱的話,也可以為醫生提供比較可靠的資訊。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