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桌上,千萬別對孩子說這三句話,不僅會變笨,成績還越來越差!

SnYek| 2018-02-11| 檢舉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很多家長一直關心的話題。但,再難都不是無計可施。

比如,每天吃飯的時候,在飯桌上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千萬別說這三句話。沒准,你家孩子的成績就蹭蹭蹭的上去了!

一、「快點吃」

「哎呀,菜都快涼了,快點吃,別玩了。」「你怎麼吃個飯都磨磨蹭蹭的,快點吃。」「快點吃,吃完趕緊寫作業去,別磨嘰。」

每次吃飯,總能看到很多家長要求孩子快點吃飯,吃完好寫作業。理由是孩子太磨蹭,要催促才會有行動。

可,自古以來,吃飯講究細嚼慢嚥。你這讓孩子吃個飯都得著急忙慌的,他哪還有心情寫作業啊?

於是乎,孩子就會用以下這些「報復」行為,分分鐘報復你要求他快點吃飯的事情:「我去上個廁所,等會再寫作業。」

半個小時後,孩子沒出來,家長就開始在門口duang duang 的敲門。「你是掉廁所裡面了嗎?」「我快好了,你不要催。」好了,這下孩子終於坐到了書桌旁開始寫作業了。

但是身在曹營心在漢,腦子裡還在想晚上那頓大龍蝦,因為媽媽的催促都沒好好享受,心裡恨死了。於是在作業本上就亂塗亂畫:「我的大龍蝦,我的大龍蝦......」

等你開始過來檢查作業了,孩子就趕忙收起來那些惡作劇,裝出一副特別正經的樣子,拿出隨便寫寫的作業本。

「寫好了,你檢查吧。」「錯這麼多,你到底有沒有認真寫作業?是不是又看手機來著?」然後又是一副河東獅吼般的較量。

「我好好寫了呀,這不是嗎?」「什麼好好寫了,你就是應付。就你這樣的,還參加什麼期末考試,別考了,去要飯吧,要飯都不一定有人要。」

結果一晚上,孩子跟家長都不消停。所以說,看到這樣的情況,你還想著去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嗎?

別想了,還是先讓孩子好好的吃個飯吧。如果孩子太磨嘰了就直接定個時間,30分鐘吃好,超過時間碗筷直接收走。

也好比一直催促孩子「快點吃,快點吃」的奪命連環call強的多。因為你越催,孩子越不聽。你聽了,不催了,孩子就乖了。

二、「多吃一點」

「孩子,這個蔬菜補鈣對你身體好,多吃一點,長得高。」「哎呦,你怎麼就吃這一點呀,怎麼有精力學習呢?來,多吃點這個。」「可我真的吃不下了呀,你要撐死我嗎?」

「撐死也比餓死強。」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吃的少,容易餓。尤其又是長身體的時間,更希望孩子能多吃點長得高。

不過,有些家長想讓孩子多吃一點的原因,其實還有一個,就是希望孩子吃的多,有體力,這樣才能花更多時間去學習。

畢竟,有句話說得好,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不好,拿什麼闖革命,拿什麼跟那些學霸去拼學習?

可菠菜老師看到的是,成為學霸的沒多少,成為胖子營養過剩的倒很多,而且相比較那些吃的平均的人,腦子更笨了一些。

就像我們每次吃得太飽的時候,就會容易犯困是一樣的道理。

其實,這是因為飽食能誘發大腦內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而這種細胞會促使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脂肪增多,進而促使動脈粥樣硬化。

簡單來說就是,長期吃得太飽,容易導致大腦早衰和智力減退。

所以,還是別老讓孩子多吃點了,「吃飯只吃七分飽」,老祖宗傳下來的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然,對於長身體的孩子,營養還是要及時補充,「少食多餐」就是非常棒的方法。隨身揣個蘋果,香蕉什麼的,餓了就吃點。既不會變笨,還會越來越聰明,何樂而不為?

三、「趁熱吃」

「這個就是要熱一點才好吃,來,趁熱吃。」「趕緊趁熱吃,涼了還得再熱一遍。」「別再在那玩了,趕緊過來,趁熱吃。」

古往今來,我們總被父母教導著吃飯要趁熱吃,茶要趁熱喝,不然涼了就不好吃了。但這種吃法其實對孩子的身體並不好。

正確的吃飯溫度應該是在35℃到40℃,溫度高了容易燙傷,如果溫度到了50℃,黏膜嬌嫩的會出現黏膜損傷。

還是那句話,孩子連飯都吃不好,成績怎麼提高?

所以如果下一次孩子再吃飯的時候,就讓他放溫一點再吃吧,反而還能鍛煉一下孩子的耐性。

畢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樣他在面對學習時,也會懂得平靜的等待,明白好成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慢慢的積累而來。吃飯,等一等,成績,就會逐漸提高。

飯不可一日不食,話不可一日不說。但,吃什麼飯,怎麼吃?話怎麼說,說什麼?可事關孩子一生的命運。

所以,家長以後在飯桌上可別再說這三句話了,說不好,孩子的成績就真的越來越差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341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