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的小寶寶,為什麼一直迷戀他那床又破又爛的小被子?真相要知道!

SnYek| 2018-02-07| 檢舉

趁著暑期,小許夫婦帶著三歲的小寶寶開車到郊區溫泉山莊玩,白天,在泳池裡,小寶寶玩的可開心了。可是,到了晚上,要睡覺的時候,小寶寶可不幹了,原因出在哪裡?

原來,媽媽沒有給小寶寶帶他經常蓋的那床小被子。

「不就是一個小被子呢,明天回家就蓋上了。」爸爸勸說著。

可是,小寶寶怎麼勸也不行,非得要那床小被子,一晚上,都哭鬧不止。第二天,也沒有了精神,一家人,只好掃興的提早回家了。

小寶寶的媽媽小許回到家裡,心裡總感覺小寶寶的行為有點不正常,她很困惑,這種行為該不該治療矯正呢?

思來想後,小許來到了醫院,找到了兒科的羅主任。

「醫生,我們家小寶寶,已經3歲多了,可是,對於他蓋的小被子太迷戀了,前幾天,我們出去玩,晚上沒有小被子,他都沒法睡覺。為什麼他會迷戀小被子呢?該不該戒除這種習慣呢?」

面對著小許一連串的問題,羅主任笑了:「小朋友的這種迷戀行為很正常,是他成長必須要經歷的。簡單地說,寶寶戀物就是一種成長過渡期的依戀行為,是寶寶從依戀轉為獨立的過渡期間所產生的行為,不必擔心。」

「可是,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小被子、小玩具,這些朝夕相伴的物品,是小寶寶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晚上,小寶寶想睡覺又怕失去知覺時,不安全感就會大大增加,這個時候,某些物品對小寶寶來說就非常重要。特別是被子,還有就是經常玩的玩具、喝水的杯子等。」

小許問:「這種迷戀行為要到什麼時間才能停止呢?」

羅主任說:「因人而異,沒有一個標準的時間。有些兒童戀物的時間很短,而有些則能一直持續到上小學甚至上大學。另外,雖然有些兒童不再戀物,但是某些突發事件卻可能會再度激化兒童的焦慮狀態,讓他退縮到不安全的狀態,重新戀物。」

 

「這種行為是不是一種不正常的心理疾病,需要糾正呢?」

羅主任說:「一般來說,只要小寶寶對物品的迷戀程度沒有影響到生活作息,就無需過度擔心。除非是寶寶的依戀行為變成了極端狀態,幾乎要把依戀物品24小時帶在身邊,那就要重視了。」

「孩子的爸爸,老想強迫性把小被子給他拿走,這樣做行不行呢?」

「這種做法不好,」羅主任說:「不要強迫兒童和依戀物分開,有些家長簡單簡單粗暴,強行把小寶寶的依戀物拿走,結果反而得不償失,遭到寶寶更強烈的反抗,甚至長大後都會有陰影。」

「可是,小寶寶太迷戀小被子,有時候,我們都不敢拆洗,經常蓋著一床被子,也不衛生呀。」

羅主任說:「可以想一些替代的辦法,比如,將舊棉被切一小塊布料,讓小寶寶帶在身上,特別是對於上幼稚園的寶寶。小被子還可以多做一件,一模一樣的,方便替換清洗,維持基本的衛生清潔。」

最後,羅主任說:「你們不要著急,小寶寶的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只是階段性的,不會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隨著寶寶的長大,神經系統會逐漸加強起來,依戀安慰物的行為會逐漸消失的。」

小編提醒:

1.依戀物品是依賴到獨立的正常發展過程,不須特別處理會自然消失或轉移。

2.若是有情境蔓延或反應過強的表現,才可能與特定氣質或安全感不滿足有關。

3.處理方式:(1)勿強力禁除(2)增加有品質的陪伴(3)擴展興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82965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