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幸福的,因為生下來就有奶吃,母乳是世界上最美的食物。
只是,寶寶終有一天會斷奶。
也可能因為媽媽的奶水越來越少,也可能因為職場媽媽需要更充足睡眠,也可能是因為娃戀奶的機會越來越少,也可能是無數樓下大媽拚命的提醒你,還喂奶啊,都多大了,奶水都沒有營養了……
理由多種多樣,但,寶寶,斷奶的那一刻,經歷了多少聲嘶力竭啊!
給大寶斷奶,雖然之前就進行過討論。趁我上班,婆婆把大寶帶走,她說斷奶期間媽媽不能跟孩子見面,否則會斷奶不成功,然後她竟然帶著娃去了親戚家住,為防止大寶想我,甚至不讓通電話。
被強行離開媽媽的大寶,無助,孤獨,恐懼。
而我,每夜都是翻來覆去,夜不能寐。不能影響婆媳關係,就得狠下心來等婆婆帶娃回來嗎?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夢裡都是大寶的哭聲。
後來,我終於忍不住,去看他,他淚眼婆娑,第一句話是,媽媽,你終於來了。
第二句話是,我再也不跟著奶奶出門了。說完就撲到我懷裡,再也不肯下來。眼神里充滿了對我婆婆的警惕。
那麼,不母嬰分離的斷奶,要怎樣操作呢?
1,逐漸減少哺乳次數
可以先減掉一些清醒時間安慰性質的奶,譬如摔倒了,或者情緒不好的時候,例行的吃奶安慰。
再減掉一些並非用來哄睡的奶,譬如說早晨起來吃的那頓奶。
再減掉午睡的奶,或者夜裡的奶,具體減哪個看哪個更容易,先易後難。
晚上的睡前奶一般是最難戒掉的,可以留在最後,那個時候一天只喂一頓,你的奶也很少了,會更有利於全面戒斷。
2,逐漸減少哺乳時間
如果你平時每次喂十分鐘的話,可以減少到每次5分鐘。
吃到一半,就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找一些好玩的東西吸引他,或者給他一些他喜歡的小零食。
寶寶吃奶吃的時間短,就會餓一些,也有利於他能夠接受固體食物或者其他奶製品。
2,儘量推遲哺乳
如果在你不想喂的時段,寶寶要求喝奶,先試試看插科打諢大法:
「哎呀,寶寶那邊有隻小狗狗啊」
「寶寶,媽媽給你念本書好不好」
「寶寶是超人,我們飛咯!!」
反正化身戲精,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岔,讓寶寶能忘了這個茬。
如果這招不行,還可以用拖延大法。
「哎呀,媽媽的咪咪沒有準備好,要天黑了才有奶」
「我們先玩一個遊戲,再來喝奶好嘛」
「媽媽先上個廁所哦!」
反正能拖多久算多久,讓寶寶習慣沒有「想要就馬上得到滿足」的情況。他也越來越能夠學會等待,學會在沒有哺乳的情況下安撫自己。
4,無法安撫的情況下可以暫時迴避
當然有些寶寶比較倔,沒吃到就一直的鬧,尤其是夜裡的時候,很難溝通,如果你安撫了一陣沒有改善,而你已經耐心耗盡的時候,可以暫時迴避,讓其他家人來照顧寶寶一陣。
媽媽的存在本身對寶寶來說也是一種誘惑,欲罷不能的時候,讓誘惑消失一下,寶寶更加容易平靜。
但是其他時間,媽媽要多陪伴,寶寶沒有奶喝了情緒會很糟糕,媽媽的陪伴本身就給他們很多安慰。
5,在寶寶心情好的情況下,提供奶瓶或杯子
寶寶斷奶之後,營養要跟得上,有的時候斷奶,就是因為寶寶太過於戀奶,對固體食物或者其他奶製品興趣缺缺。所以斷奶期間,很可能還有一個「讓寶寶適應其他的進食方式」的任務。
當寶寶因為吃不到母乳哭鬧,或者脾氣暴躁的時候,或者非常餓的時候,不要試圖讓他嘗試新食物,譬如奶瓶,杯子,等等。這只會讓寶寶對這種新東西充滿負面感受,更不可能接受了。
所以一定要等寶寶心情比較好的時候,嘗試新食物,備不住少爺小姐心情一好,也就接受了呢。
北美有關於斷奶的育兒理論一般都提倡「循序漸進」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寶寶衝擊小,也讓奶比較多的媽媽能夠有一個緩衝,避免一下子斷掉憋出乳腺炎。
但是對於有些特別倔強,哭得非常多,很難商量很難平靜的寶寶,也可以執行一下子「全部戒斷」的方式,過程會更激烈一點,但是斷奶進程也會更快一些。
但是只要媽媽在身邊,寶寶是有安全感的,就算是哭鬧也只是因為被拒絕的「不滿足」,而不是因為「被拋棄」和「恐懼」。這兩種情況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斷奶,是寶寶成長當中第一個很大的挑戰,他需要很多鼓勵,很多撫慰,很多溫情,還有很多精神力量,而這些,只有和寶寶最親密的人才能給予。
斷奶很難,所以這正是寶寶最需要媽媽的時候,千萬不要離他而去。
比起吃不到奶的失落,更讓寶寶傷心的是媽媽不在了呀!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