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遊戲可不是隨便玩玩,家長要避開誤區

Alice k ...| 2018-01-15| 檢舉

親子遊戲是一種可以增強家長與孩子關係的遊戲。自閉症孩子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喜歡一個人獨自呆在某個小角落自己玩耍,不與他人主動溝通交流。

家長們同孩子進行親子遊戲,能夠有效減少孩子獨處,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時間,還能夠提供充分的語音、社交互動的榜樣刺激,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但是日常親子遊戲也會存在一些誤區,家長們主動瞭解不恰當的親子遊戲存在的不良之處,及時更正,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更加健康地玩遊戲。

親子遊戲的特點

1、利於患兒感知能力的訓練

在有一部分自閉症兒童中間可能會存在自傷、自殘的行為,包括用頭撞牆、這些孩子情緒暴躁。父母在平時經常和孩子玩兒的「撓癢癢」,或者一起蹦跳、玩球等等,實際上也是一種很好地交流方式,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感知覺,還可以愉悅情緒,緩解氣氛。

2、利於愉悅患兒的情緒,增加與父母之間的感情

自閉症兒童往往不會表現出像其他同齡兒童那樣對父母的極大依戀。尤其是處於嬰幼兒時期的患兒,通常是父母來了沒反應,父母離開不哭鬧,但有時會突然地狂躁不安,情緒激動。父母多和孩子開展親子遊戲不僅有利於改善星兒的情緒,而且可以加深患兒與父母之間的交流與感情。

3、利於促進自閉症兒童的語言發展能力和交往能力

大部分自閉症兒童都存在語言交流障礙,即使有開口說話的能力,但也缺乏交流性質,主動語言極少。家長在家裡可以為孩子設計一些簡單有趣的生活情節,例如「打電話」,裡面多穿插一些日常用語,不厭其煩的和孩子交談。可能最初孩子只是機械性的重複,但長期堅持,可能就會加深印象,逐步強化,甚至能主動運用。父母也可以陪孩子玩兒「過家家」的遊戲,讓孩子扮演主人,接待客人,訓練孩子的交往能力。

而且專家認為,不同的親子遊戲對於自閉症兒童的注意力、身體平衡能力、認知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建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之間開展一些親子遊戲。

親子遊戲存在的誤區

親子遊戲要求家長能夠和孩子一起參與到遊戲中,這一過程中家長與孩子之間是平等的,是公正的。家長也是遊戲的參與者,不能對孩子命令或者是頤指氣使,而是應該以遊戲對手或者是朋友的身份與孩子相處,這會更加促使家長與孩子的關係變得緊密。

另外,親子遊戲可以促進孩子的情商和智商發育,讓寶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技能與優勢,引導孩子創新發展更強的能力,促進智能發展。而且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家長可以見縫插針地給孩子進行一些教育。這對於孩子而言會更加容易接受,他們並不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因此,親子之間相互容納的遊戲會更加豐富孩子的生活,也會讓他們更加幸福,快樂。

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家長還可能會幹涉孩子的一些做法。例如有的遊戲家長會覺得不適合孩子玩,便會焦急地阻止孩子繼續這個遊戲。這樣的話會讓孩子產生反感,出現情緒反應,甚至會有悖逆家長決定的問題行為。

有的家長會覺得孩子玩玩具非常的乖,於是便會扔一堆玩具給孩子,不管他們了。其實這也是種錯誤的做法:孩子們一味玩玩具可能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發展出刻板行為,削弱社交的動力和技能。也可能會「玩物喪志」,對其他事物失去耐心,失去興趣。所以家長選擇的親子遊戲不能僅只是讓孩子玩玩具,還應該安排其他的互動性活動。

正確做法:

1、以孩子為主導

讓星兒主動探索,才能建立他們的自信心,父母需要做的就是觀察和等待,由星兒的面部感情和肢體動作觀察他們對什麼有興趣,然後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指導,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鍛煉孩子。

2、蹲下身來和星兒平等的相處

盡量調整自己和孩子一樣年齡,一樣的興趣愛好,這樣才能容易接近孩子,包括:和孩子面對面的玩兒,與孩子說一樣的話,做一樣的動作,盡量的模仿他們,這樣平等的關係才有助於星兒進步與發展。

在和孩子玩親子遊戲的時候,家長們要注意培養孩子遵守遊戲規則的意識,這對孩子以後的社會融合發展很有幫助。讓孩子知道一些事物的原則,這樣以後他們會更加容易接受一些準則,並且會主動遵守。之後他們進入幼兒園,小學等,能夠更好的適應課堂規則以及各種師生互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968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