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父母後,寶寶的吃喝拉撒都成了家庭頭等大事,孩子的大便問題也成為了很多父母的困擾。
要麼幾天不拉,要麼一拉就大便出血,寶寶疼得直哭,各種辦法試了都見效不大,真是讓人頭大今天咱就來會會這個今寶媽們頭大的問題,教大家如何科學應對。
一、飲食治療:
1. 多吃富含纖維素食物,如蔬菜(如豌豆等豆類,西蘭花)、水果(帶皮)及全麥穀類。每餐保證大於 3克纖維素;
2. 多喝些西梅汁、梨汁和蘋果汁(這些都是天然的 「導瀉劑 」,其中含有山梨醇是一種滲透性導瀉劑);
3. 每天至少喝 1000ml水或飲品,或者小嬰兒根據體重大約 100ml/kg的量;
4. 減少喝牛奶的量(對於兒童每天全脂牛奶超過 960ml會減慢腸道活動而出現飽脹感,進而影響水和其他纖維食物的攝入量),避免乳酪和霜淇淋,肉類,醃制食品的攝入。
二、物理方法
1. 腹部按摩,有助腸道活動,有利於緩解便秘症狀,用手掌順時鐘方向按摩孩子的腹部,每日 1~ 2次,每次按摩數分鐘;
2. 對於小嬰兒,可以肥皂捏成條狀或者棉簽沾橄欖油後塞入肛門刺激排便;
3. 較大小兒可用開塞露注入肛門,可刺激直腸壁反射引起排便。
三、排便訓練
1. 在寶寶鍛煉坐便的開始階段,如果出現便秘,就先停止訓練坐便,因為有些寶寶不習慣或者對坐便不感興趣時,就會為了逃避坐便而故意攢便,大便長時間積累在腸道,久而發展成便秘。不妨先停止讓寶寶坐便,過 2~ 3個月後在開始訓練坐便。切忌強迫寶寶坐便;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剛上幼稚園的小朋友有時候因為換了環境,小孩不是很習慣和適應在幼稚園排便,也會出現故意攢便,而出現便秘現象。需要與幼稚園老師溝通,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
2. 每頓飯後坐便 5~ 10分鐘,不管寶寶是否真正排便,都給予小小的誇獎和獎勵;
3. 使用坐便椅,這樣寶寶的腳可以著地,這很重要,不但能給他 /她安全感,而且利於寶寶做排便用力動作;
四、藥物治療: 常用的導瀉通便要有:聚乙二醇、乳果糖、山梨醇等口服,開塞露肛栓等。這些藥物需遵醫囑使用。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9559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