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孩子常犯的六種常識性錯誤,你中招了嗎?
1、忽視口腔護理
紐約牙科專家索爾·普萊斯納博士表示,很多家長覺得小寶寶無需注意口腔衛生,可一旦發現問題就為時已晚。口腔衛生習慣的確要從嬰兒抓起。普萊斯納博士特別提出以下建議:一旦寶寶出牙,立即停止床上喝牛奶,否則會增加蛀牙幾率;用濕紗布擦拭寶寶的牙齦,1歲開始便可使用嬰兒牙刷;確保孩子得到足夠的氟化物,氟化物存在於水(一些城市自來水中添加有氟化物)中,有助預防齲齒。
2、捂汗發熱給寶寶退燒
在過去的觀念裡,寶寶一發燒就蓋被子捂汗,認為發發汗燒就退了,但實際上捂得太厚會影響散熱,反而會使體溫升高甚至出於高熱的狀態,尤其是新生兒發燒在38.5℃以上時,捂得太嚴實可能導致高熱驚厥。
3、 總給孩子穿的厚厚的
有些老人怕不得孩子受一點冷,總是把孩子捂的嚴嚴實實,殊不知這樣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使得寶寶更容易生病,家長們要根據天氣合理的給寶寶加衣服,孩子冷不冷摸摸TA的小手小腳就知道啦~
4、給寶寶喝骨頭湯補鈣
為了讓孩子長高個兒,好多家庭都會給孩子喝骨頭湯,其實骨頭裡的鈣很難溶於湯裡,和骨頭湯補鈣的效果微乎其微,那些湯汁濃郁口感好的骨湯更多的是脂肪。如果寶寶真的缺鈣,應該去醫院進行治療,按照醫生的建議合理補鈣。
5、給小寶寶把尿
在科學育兒的觀念中,給孩子把屎把尿會影響孩子括約肌的發育,這是導致孩子成年後易得痔瘡的原因之一。有些老人認為尿不濕不透氣,所以不讓孩子使用,其實紙尿褲的透氣性很好,只要經常更換,不會造成寶寶紅PP的。而且每年都有很多嬰兒因為把尿導致肛門脫落而住進醫院的案列。
6、在寶寶面前吵架
明尼蘇達州心理學專家約翰·弗雷爾博士表示,夫妻拌嘴很正常,但激烈的爭吵或吵架過於頻繁也會影響後代,即便是3個月大的孩子也會感受到家庭氣氛不對頭,進而增加抑鬱危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784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