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吐奶怎麼回事?媽媽別忽視

Alice k ...| 2017-12-30| 檢舉

嘔吐是新生兒常見症狀,尤其是不明原因反復嘔奶,引起嘔吐的原因很多,包括胃食道反流、咽下綜合征、羊水吸入、胃腸炎、消化道發育異常等,其中胃食道反流是一個重要原因

如何分辨

生理性和病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新生兒從出生到六個月之後,胃是呈水準位的,六個月以後隨著慢慢發育,胃會轉為立位,所以在橫位的時候,孩子吃奶後,奶水到達十二指腸的速度是比較慢的,奶水停留在胃裡面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很容易發生回奶。所以說所有的孩子都會吐奶,只是有的孩子會吐的多一些,有的孩子吐的少一些。一般吐奶的現象在3歲以後就會消失。

病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的情況不多,主要見於食道噴門失遲緩、胃扭轉、幽門狹窄,都會引起吐奶,這要經過相關檢查才能確診。

寶寶溢奶和吐奶的區別?

一般情況下嬰兒溢奶是在嬰兒喝奶後馬上平臥在床上奶水會從嘴角流出,寶寶溢奶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還有一個原因是寶寶受涼之後也會出現吐奶或者溢奶的情況。吐奶以及溢奶都是從寶寶嘴角流出奶汁,吐奶是寶寶胃裡的食物不由自主的逆流到口腔外,新生兒餵養不當引起嘔吐溢奶生活當中很常見的。

寶寶打嗝和吐奶是腸胃不好嗎?

不管是母乳還是奶粉餵養,寶寶打嗝和吐奶是很正常的現象,這與寶寶胃呈水準位、胃部肌肉發育未完善、賁門鬆弛有關,要三個月以後才慢慢好起來,有些可能要到六個月以後。每次吃完奶後要把寶寶抱起來拍嗝,方法是讓寶寶的頭靠在大人肩上,大人用空心的拳頭由上往下輕拍寶寶後背,直到拍出嗝來。

因為寶寶的胃還沒長好,呈水準位置,所以容易進空氣,吃下去的奶很容易泛上來,而排出嗝以後,裡面的空氣就排出來了,奶就慢慢下去了,就不容易吐奶了。另外,寶寶受涼會容易出現吐奶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就需要多加註意。

減少吐奶的方法

吐奶不能徹底「治癒」,但以下方法能幫助寶寶減少吐奶:

餵奶時儘量安靜、平靜且愉快。

寶寶吃奶的過程中避免打擾、突然的噪音、強光和其他分散嬰兒注意力的事情。

在餵奶過程中,經常給寶寶拍嗝。

不要讓寶寶平躺著吃奶。

每次吃完奶,豎直抱起20-30分鐘。

剛喂完奶時,不要擠壓寶寶的腹部或劇烈玩耍。

不要等到太餓了才喂他。

用奶瓶餵奶時要確定奶嘴上的孔不太大(會讓配方奶流出太快)也不太小(這會對嬰兒吃奶造成障礙,讓他吞進更多空氣)。翻轉奶瓶後滴出幾滴,然後停止,說明奶嘴上的孔大小合適。吃奶時傾斜奶瓶,讓奶充滿整個奶嘴。

將整個嬰兒床的床頭側墊高(但不要用枕頭),讓寶寶仰臥睡覺(背朝下,但臉可以側著)。讓他的頭部高過胃部,可以防止睡著後吐奶造成窒息。

怎樣給寶寶拍嗝

在餵奶過程中,經常給寶寶拍嗝,即使他沒有不舒服的表現。暫時停頓並調整姿勢會減緩他的吞咽速度,減少吞下的空氣。吃配方奶的嬰兒應每吃完60-90毫升就拍拍嗝。吃母乳就趁著換位時拍嗝。

1、趴在肩上。

讓寶寶趴在你的肩膀上,抱緊他,一隻手穩穩地支撐他的臀部,另一隻手輕拍或輕撫寶寶的背部。

2、面朝下趴在你的腿上。

讓寶寶趴在你的腿上,面朝下,腹部靠在一條腿上,頭部放在另一條腿上,頭部略高於胸部。用一手穩穩地扶住寶寶,另一手輕拍或輕撫。

3、坐著。

讓寶寶坐在你的腿上,頭部向前,你扶住寶寶的下巴,用胳膊支撐胸部。輕拍或輕撫,確保不要讓寶寶的頭部下垂。

如果幾分鐘後還是沒有拍出嗝來,不用擔心,繼續餵奶即可,不是每次都會打嗝。等他吃飽後再試著拍嗝,然後豎直抱起10-15分鐘防止吐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740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