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幫裡看了幾個寶媽帶孩子打疫苗,結果孩子沒了的!疫苗事故頻發,而且有的疫苗打了也不起作用,還可能要了孩子的命。在聽到這樣的悲劇發作真的讓人心痛,特別是在有孩子後更看不得孩子出事的資訊!
在帶孩子去打疫苗的時分,每次護士在給孩子打疫苗前都會問家長:「孩子最近有沒有哪兒不舒適?近三天有沒有吃什麼藥?」
許多人也會問,「孩子流鼻涕了能打針嗎?」
「孩子喉嚨裡有痰能打針嗎?」
「孩子咳嗽了能打針嗎?」
打疫苗是為了孩子免受細菌的侵襲,但家長要曉得並不是一切寶寶都合適打疫苗,也並不是隨時都能打。孩子注射疫苗前,家長應諮詢醫生。
以下這幾種狀況,絕不給孩子接種疫苗
1、體溫超過37.5的發熱孩子不宜進行預防接種,應查明病因,治癒後再接種。
2、對牛奶蛋白過敏、身體上起疹子,那麼最好不要去接種疫苗。
3、重度營養不良,嚴重佝僂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孩子,不宜接種。
4、正在腹瀉的孩子,不宜服用小兒麻痹糖丸,必須待病好後兩周,方可服用。
5、自身處於疾病的急性期或者是急性傳染性疾病,倡議等完整恢復後再接種疫苗。
總的來說,要給寶寶接種疫苗最根本的,孩子必需是在安康的狀況下才打疫苗。
護士在給孩子打完疫苗之後都會叮囑一番,但由於時間的緣故不會給每位家長細講。
那麼接種疫苗後家長應該留意什麼?
1、接種疫苗後寶寶的飲食,清淡為主,不要讓刺激性食物入口;
2、接種後三天內不要給寶寶洗澡;
3、疫苗接種後,能夠給寶寶多喝些溫水;
4、寶寶接種後假如呈現硬結,能夠在硬結上停止熱敷,用熱毛巾停止熱敷,堅持一個月後,若寶寶硬結還沒有衰退,需求去醫院停止處置。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6699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