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路
昨天,
在灰濛濛天空的背景下,
飄起來零星的小雪花。
落地成水,
很難看到積雪的痕跡。
孩子們依舊很開心,
驚奇的望著天空,
相互發出清脆的笑聲:「下雪了,下雪了!」
寒意很重,
比寒意更重的,
是我的閨蜜,
正在待產室「死去活來」,
已經一天一夜了。
往年裡的第一場雪,
我們總會相約:能飲一杯無?
或烤肉燙酒、或圍爐品茗……
感嘆著「時光靜好,我們還未老」。
今年,我家小二寶已經蹣跚走路,
滿嘴咿咿呀呀;
而她,也正「奮鬥」在即將和二寶見面的
痛與幸福之間,
等待新的生命破繭而出,
對母親和孩子來講,
都是一場辛苦的「戰鬥」。
圖片源自網路
閨蜜是堅定地「順產」主義者,
對於我兩次都是剖腹產頗有些怒其不爭的遺恨,
她總是告訴我,
千百年來生產都是一種「洗禮」,
經歷過血與痛的洗禮,
媽媽和孩子才會共同涅槃重生。
我不以為然,
畢竟當身體狀況不容自己考慮「順產」的時候,
剖腹產也是對產婦和寶寶的一種最大保護。
科技發達如此,
何必非要糾結於「順產」還是「剖腹產」呢?
影響孩子未來的,
絕不僅僅是生產的方式,
更在於後期的教育與培養。
圖片源自網路
閨蜜在生產前兩天,
給我電郵了一份文件,
文件名特別醒目:
《美國專家,分娩方式會影響孩子的未來》
文章中大致介紹說:
據多個國家的研究證明,
分娩方式的確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孩子的未來。
多年前,
美國心理學家弗赫公布了自己的研究結果:
分娩方式或許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就在不久之後,
南安普敦大學科研人員的一份研究報告在《英國醫學雜誌》周刊上發表,
主要內容是:
寶寶出生後前幾個月體重若比平均標準輕,
那麼成人後容易患精神憂鬱症,
而這些寶寶體重輕的原因都在於宮內發育不良、
早產或產後營養不良等。
這個報告從某些方面再次證實了弗赫的觀點。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
雖然分娩的過程是很短暫的,
但是這一過程將會對一個人未來的性格、脾氣與氣質產生影響。
弗赫認為,
1、如果胎兒出生的時候頭部受到產鉗的損傷或者遭受到長期陣痛的難產兒,
長大後有可能出現性格憂鬱的現象,
而且容易發生精神發育不全;
2、剖宮產的寶寶,
因為沒有經受分娩的陣陣子宮收縮的影響,
將來常常性情急躁、缺乏耐心;
3、分娩過程中有缺氧或受麻醉劑影響的胎兒,
可能會出現性格孤僻,
且交際能力較差;
4、雙腳先於臀部娩出的嬰兒,
長大後往往活潑好動等。
弗赫的這一研究結果,
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
他們開始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
之後不但證實了弗赫的觀點,
而且還收穫了很多新的發現。
在分娩的這一階段中,
胎兒體內的腎上腺素以及去甲腎上腺素與應激激素都會急劇上升。
這些急速增加的應激激素的作用就是防止胎兒在產道里窒息,
且為胎兒出生後的第一次呼吸作準備。
所以,
正常分娩的寶寶
比沒有經歷分娩過程的剖腹寶寶
肺容量大且患呼吸系統疾病的幾率較低;
正常兒童的弱視發病率只有4%,
而經過剖宮產、鉗產、臀位產等各種方式娩出的
難產兒童的弱視率卻超過了15%。
研究人員認為
難產所致的弱視可能是胎兒在宮內缺氧或者窒息,
眼及腦組織由於缺氧而受損,
或者助產器械傷及胎兒頭面部所致;
早產會造成寶寶體質虛弱以及神經系統缺陷;
而過期妊娠則會造成新生兒腦發育不全、痴獃等等。
甚至不同的分娩方式還會對寶寶的營養狀況產生影響。
圖片源自網路
誠然,大家都知道順產的孩子經過產道的擠壓,
有利於出生後的自主呼吸以及排除某些先天性疾病的可能,
但是分娩方式與孩子未來二者之間的關係,
只能說分娩方式可能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所影響,
但決不能決定孩子的未來如何、如之何。
作為孕媽媽,
更沒有必要非糾結於某一種分娩方式,
首先要依據自身的生產條件,
倘若完全不符合順產的要求,
趕緊剖腹產也不失為一種很明智的選擇;
但若是孕媽媽的身體條件符合順產的各項指標,
不妨用最自然的方式迎接寶寶的誕生吧,
畢竟,順產後媽媽身體的恢復也是最快、最好的。
因此,
若真的是為孩子的未來考慮,
孕媽媽在待產期間,
與其堅持自我盲目的選擇,
不如謹遵醫囑,
讓專業的人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身情況的分娩方式的選擇。
圖片源自網路
PS:
寫文期間,
我的閨蜜發來喜訊,
已經順利誕生下一名小公主,
母女平安!
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祝福滿滿!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