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孩子,恰恰是父母無能的表現,因為自己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解決方法。越吼孩子孩子越不聽話?試試看這五招溝通心法吧,教你搞定不聽話的娃!
前幾天去開家長會,意外地遇到了自己很久不見老同學娟兒,想不到,現在自己的孩子也成為了同學,真是緣分!
許久未見,自然有很多話要講。在交談中,我發現娟兒跟我印象中的大不一樣。上學的時候,娟兒的聲音很小,像蚊子聲音,每次她說話我們幾個舍友總是聽不清楚。
現在跟變了個人似的,嗓門大的離譜。我問娟兒:「妞兒,這幾年沒見,你的細聲細語哪兒去了,嗓門怎麼變得這麼大啊?」
娟兒無奈的說道:「還不是被我那孩子給氣的,這混小子超級不聽話。就說昨天吧,孩子非要出門找小朋友玩,因為天冷,想讓他得多穿件衣服再出門。
結果這熊孩子死活不穿,脾氣一倔,直接鬧到在地上打滾起來。我好說歹說,就是聽不進去,嗓子都差點喊啞了!」
隨即,娟兒眼巴巴看著我說道:「對了,雨滴,育兒方面你可是行家,你趕緊幫我想想法子,怎樣讓這熊孩子乖乖聽話呢?」
看著娟兒那期待的目光,我只好使出了渾身解數,教了她5招「溝通心法」幫她搞定熊娃。
1、遊戲思維
父母的命令口氣或者指令,會讓寶寶本能的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切換成遊戲視角,那麼一切就變得生動有趣多了,寶寶也容易接受。
不喜歡吃飯,來,跟爸爸比賽吃飯,看誰吃的快?不想喝水,來跟爸爸乾杯?在跟寶寶溝通過程中,適當增加一些遊戲元素,你會發現寶寶會變得更加積極與配合哦。
2、理解孩子
許多父母因為平時工作繁忙,沒有認真去瞭解孩子,不懂的孩子的需求。一旦孩子不聽話,或者大聲哭鬧時,父母只會一味的勸慰、利誘甚至是大聲訓斥,沒有用心去瞭解,孩子不聽話背後,有什麼真正的原因。
陽陽剛上小學,最近陽陽爸媽發現,原本乖巧的兒子越來越不聽話,飯不好好吃。一開始以為是孩子的叛逆期導致的,後來陽陽媽認真跟陽陽溝通之後才明白不聽話背後的原因。
原來最近陽陽爸媽為了讓陽陽克服拖延的壞習慣,規定陽陽放學回家必須先寫作業才能看動漫。爸媽的規定讓他心裡非常抵觸,只好用他自己的方式來反抗。
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誤解。只有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才知道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所以多關心孩子為什麼這樣做,並給出建議「你可以怎樣做」。
3、轉移注意力
在《生活相對論》,全職奶爸李華民有一招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每次女兒格朗有起床氣,李華民就抱著格朗,照著鏡子,告訴格朗「還可以再哭三聲,哭完就不哭了。」可愛的格朗數到三的時候,真的就停止了哭泣。
後來閨蜜小芸把這招用在她家二寶身上,還沒數到3呢,寶寶真的就不哭了,還跟著她媽媽數「4,5,6,7…」
寶寶在學齡前注意力有限,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影響,轉移注意力,忘記原來的目的。
4、多給孩子提供選擇
我家蟲蟲2歲的時候,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就是「不」。奶奶每次帶她都很頭疼,每次對話的畫風如下:
「寶寶,我們現在去睡覺,好不好?」「不好。」「寶寶,我們把電視關了好不好,讓電視休息一下哦?」 「不好,電視不想休息。」
其實這個時候是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希望自己掌握自主權,不想大人管。這個時候需要給孩子,充分的選擇權。但是提供的選擇要有技巧,於是我是跟蟲蟲這麼對話的:
「寶寶,今天是你去關電視還是我去關電視呀?」 「我去關。」於是蟲蟲就屁顛顛的跑去關電視了,完美搞定。
所以與孩子對話的時候多提供選擇,而且重點引導孩子往你想要她去做的那個選擇。比如看電視那個對話,無論選擇什麼,結果都是要關電視。
5、可控範圍內讓孩子嘗試
有些寶寶好奇心特強,也非常固執。越不讓做什麼,人家越要做!有沒有!既然說道理聽不進去,那就讓寶寶吃點小苦,實踐出真知!
孩子會爬後經常就會象小精靈到處亂串,記得9個月蟲蟲很喜歡拿杯子喝水用手去攪杯子的水,有時候水不夠涼,吵著要,我就對她說:「很燙,你如果堅持要摸,媽媽就給你了。」
蟲蟲當時一摸到杯子的時候就馬上皺眉鬆手了,以後和她說水杯的水還是燙,要等候冷卻時,就再也沒有鬧過。
讓孩子切身實際感受刺傷、熱燙等疼痛的滋味,讓他留下難忘的印象,比咱們整天絮絮叨叨好。
就像父母親告訴我們,長大後人生有很多彎路,不可以怎麼樣,但經常我們還是要走,後面吃虧了才能知道這是什麼大坑,以後才會繞道。
以上5大心法都學會了麼?趕緊在娃身上試試吧~
你會驚訝的發現,原來這無法無天的熊娃,居然也能變得這麼乖這麼聽話~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4729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