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還不會叫爸爸!越來越多孩子不說話,都是因為父母手裡的這個…

SnYek| 2017-12-08| 檢舉

近日,某第二醫院兒科教授、一級專家,曾任該院副院長的錢幼瓊無奈向記者求助,希望向廣大家長進行呼籲,別再做低頭族,多些交流陪伴,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語言環境。 她告訴記者,越來越多的低頭族家長,導致越來越多語言發育障礙的幼兒被送入醫院門

診治療。而她,每每接待到這樣的患者,總是痛心疾首。

一種趨勢

一天遇到三四個

門診中不會講話的孩子越來越多

「大家都知道狼孩的故事,出生後被叼到狼窩的孩子,即使七八歲返回社會,仍然不會說話,就是因為沒有語言環境的刺激。語言的能力是在出生後早期,在充分的語言環境刺激作用下發育的……」這是2013年11月,錢幼瓊給家長的公開信中的內容。那時, 她剛剛通過坐診留意到,越來越多孩子不會說話,而其原因不是聽力或智力異常,而是家長沉迷手機,疏於與孩子交流。

兩年半過去了,這種現象不僅沒有減輕,反而在飆升。 錢幼瓊前日的門診中,就遇到了三四個這種不會開口講話的孩子。

她告訴記者,2013年,她平均每週遇上三四個這類病例;到了今年,她幾乎每接待50位病患中,就有三四個這類病例。而50位病患,僅是她一日問診的數量。

「我估計這種情況還要繼續增加」,錢幼瓊稱,隨著智慧型手機、智能電子設備技術的迅速進步,人們對手機的依賴度更高了,停留在手機上的時間也更多了。這樣發展下去,疏於對幼兒有效陪伴的家長會更多,門診中出現這類患者的比例也會更高。

一個案例

4歲孩子不會叫「爸爸」, 醫生問家長「是否手機玩得太兇了」

前日,4歲男孩波波(化名),由爸爸媽媽和奶奶帶到了華西附二院錢幼瓊的門診求醫 。 家長告訴錢幼瓊,波波幾乎不開口說話,到現在也只能叫一聲「媽」,連「爸爸」都不會叫,更別說其他詞句了。

而對波波進行了各個部位檢查,並檢驗了智力、聽力等指標,排除了其他所有易導致不開口說話的因素後 , 錢幼瓊判斷,波波是缺乏語言刺激而導致的語言發育障礙。

「你們是不是手機玩得太兇了,平時都不怎麼跟娃娃對話?」錢幼瓊話一問出 ,波波的父母都羞紅了臉,尷尬地相視一笑。

「果然又是一對玩手機時間比看孩子時間還多的小夫妻」,錢幼瓊心中暗自歎氣。她只得向對方一遍又一遍地重申: 「 回到家就把手機關了,啥都別玩,就陪著孩子玩,多跟孩子說話,教他念念唐詩……」

爸媽「玩手機」和娃娃「不說話」有何因果?

老專家: 對話太少 孩子缺乏語言刺激開口難

在兒科當了61年醫生的錢幼瓊告訴記者, 影響幼兒語言能力的因素,通常有智力低下、聽力不足、自閉症等。 但若排除了這些因素,就可能是語言發育障礙。 導致語言發育障礙,最現實的原因,就是孩子接受的語言刺激太少。

「比起說它是病,我更覺得它是個社會病」 ,

她稱,這種病無法通過藥物解決,只能用心。不過,雖然錢幼瓊每次問診都讓患兒們三個月後複診,但並沒有這類患兒找她複診過。她積極地想,或許是因為家長們將這病因改正後,孩子們已經好起來了吧。

家長們儘量少拿手機多陪孩子吧!

不僅是家長,其實每一個人都應該這麼做。

看完下面這組圖,或許能夠震撼到你。

看手機的狀態被拍下,

將照片裡的手機P掉,

震撼且有點詭異。

你清晨醒來第一個想要瞭解的,夜晚入睡前依依不捨的,

不論閒暇還是忙碌時常伴你左右的,是誰?

我們都篤定我們深愛的,關注的是愛人和親人,然而悲傷的事實恰恰相反,這些場景裡的主角往往是那個令人著迷的小妖精——手機。

美國攝影師Eric Pickersgill的一組攝影作品「Removed」近日在網絡爆火,原本很日常的生活場景,當攝影師把手機和所有電子設備都從他們手中拿走後,拍下的照片卻戳中了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

而這個創作靈感的到來純屬偶然,某天在紐約的一家咖啡館裡,Eric無意中看到了坐在旁邊桌子的一家人。「坐在我旁邊的這家人看起來彼此那麼疏離。」Eric在當天的日記中寫到。

「他們不怎麼說話,爸爸和兩個小女兒都掏出了自己的手機。媽媽也許是沒帶手機,也許是選擇不把它拿出來。她一個人望著窗外,身邊都是自己最親愛的家人卻看起來那麼悲傷和孤獨。爸爸一會就抬起頭來,跟大家講他剛從網上看到的段子。」

「我好像一下子被擊中了,現代科技帶來的互動交流竟然是以不再溝通為代價的。」從那時開始,Eric便開始了這個攝影項目。

每張作品拍攝時,他都讓拍攝對象保持不動,拿走他們手中的手機,然後按下快門,鏡頭下的每一個人都仿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低頭族,但卻不知不覺成為了其中的一員,甚至現在的這篇文章,也是在我們的手機或者電腦螢幕上呈現的。

手機原本是用來幫助我們銘記或儲存那些美好記憶的,然而當家人不再交談,愛人不再相望,我們低頭望著手機的時候又錯過了多少個本應歡笑或感動的瞬間呢?

剛剛成為夫妻的兩人,禮服還未脫下就已經望向了手中的手機。

本應陪伴孩子的時刻,母親和孩子卻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不再有交流。

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手機和網絡就是深不見底的海洋。

旅行和美景吸引不了我們的眼睛和心,掏出手機拍下來上 傳朋 友圈成了目的。

哪怕是紅綠燈的間隙,也習慣性拿出手機看兩眼,這樣真的安全嗎?

手機像我們虛幻的肢體,似乎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們身體的一部分。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4473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