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嘮叨,孩子越不聽話!真正聰明的好父母,話都不多!你是嗎?

| 2017-12-03| 檢舉

上天賜給每個人兩隻耳朵,而只有一張嘴巴,就是要求人們多聽,少說話。—— 蘇格拉底

「你怎麼又犯錯了,我都說了多少遍了,你怎麼就是不長記性」,很多時候,父母以為說多了,孩子才能記住,卻不知,越說,孩子越不聽話。

心理學解釋這種現象叫做——「超限效應」,意思是說得越多,說服力會大打折扣。在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對孩子的嘮叨就是很典型的「超限效應」。

好的父母,話都不多。

1、少說,多聽。 ico

泰國短片《先別急著罵孩子》,短片中,媽媽們在幼稚園門口等待放學的孩子,當看見滿身污泥的孩子們走過來時,媽媽們不分青紅皂白,立馬開啟「嘮叨」模式。

「嘮叨」結束時,學校的電視上開始播放一個叫做「今日好學生」的小視頻,主角正是她們的孩子。

原來,孩子們之所以渾身泥巴,是為了幫助滿載花盆、推著獨輪車、摔在泥巴裡的園丁爺爺。

知道真相的媽媽們,都覺得很意外:「我沒想到是這樣」「我以為他又調皮了呢」,她們為孩子的舉動而感動驕傲,有的甚至激動地留下了眼淚。

現實生活中,孩子犯錯時,有的父母也會和視頻中的媽媽們一樣,不明真相劈頭蓋臉亂指責一通,而不知有時候傾聽孩子,瞭解事情的經過,讓孩子有機會解釋自己的行為,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一個小孩有段時間上學總遲到,母親知道後很納悶,兒子每天走得那麼早,為何會遲到?

她沒有打罵孩子,只是心平氣和地問孩子:「為何你那麼早出去,卻總是遲到?」

孩子見媽媽沒有指責自己的意思,就一五一十地告訴媽媽:我去給賣早餐的老奶奶幫忙,忙著忙著就忘記了時間……

媽媽聽後抱了抱兒子,決定第二天和兒子一起去幫助老奶奶賣早餐。

孩子放學回家收到一張紙條和一塊手錶:「幫助他人是好事,但總以耽誤學習為代價,你幫助他人的力量會一直微不足道。」孩子明白了,並且再也沒有遲到過。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386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