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後這樣給孩子穿衣,難怪孩子愛生病!孩子秋冬季節疾病多發,生病大多是這三方面的原因!
最近幼稚園生病的小朋友太多了,感冒、發燒、咳嗽、支氣管性肺炎,甚至肺炎住院的都不在少數。看著一個個給孩子請假的父母,自己都揪心。
甜甜一開始是感冒、流鼻涕,在幼稚園待了兩天就變成咳嗽、發燒了。一發燒就不得了,一晚上的時間就變成了支氣管性肺炎,嚇壞了表姐。
請了一周假,這兩天一直再給孩子輸液。問她的那會兒,說是給孩子用的留置針,硬針紮的總跑針,看的心疼死了……
其實,孩子生病並不見得就是壞事兒,但要比正常小朋友次數頻繁,父母就需要注意了。秋冬季,氣候乾燥寒冷,孩子生病大多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不知道怎麼給孩子穿衣服,上來就是「裹」!
俗話說:「春捂秋凍」,為什麼要「秋凍」?這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
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人體的體溫要保持在37攝氏度左右,一方面靠自身調節,同時也要靠增減衣服來協助。給孩子穿衣服有一個「穿衣公式」:氣溫+衣服增加的溫度= 26℃。
註:溫度為26℃時,穿一件T恤剛剛好,以這個為基準。如果溫度下降5℃,加一件稍後的棉衣就剛剛好;以此類推。
第二、不注重孩子的飲食
3-6歲(學齡前)的孩子不僅是大腦發育和身體發育的關鍵期,更是抓營養均衡的重要時期。家庭飲食結構對孩子體質的影響至關重要。
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在幼稚園沒吃飽、沒吃好,更甚者嫌棄幼稚園飲食太差、太素。孩子一回到家,就燉湯、大魚大肉做好吃的;
甚至帶孩子到外面去吃。殊不知,這樣只會破壞孩子的飲食結構,增加腸胃負擔,破壞孩子的免疫力系統。
第三、缺乏鍛鍊,體質差
有些孩子,本就體質稍差一些。父母是知道的,可是卻因為害怕孩子生病,而過度保護起來。比如,一降溫,就讓孩子宅在家裡。
父母不運動,帶著孩子一起宅起來,這是一種大錯特錯的養育方式。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孩子本就是好動的天性,讓孩子運動,尤其是適當的戶外運動能更好的增強體質。
不管是體操,還是任何一種孩子喜歡的運動方式,都能強身健體。這才是增強身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之本。
小結:初咳在肺,久咳在脾,喘在腎!肺炎不是咳出來的,也不是發燒燒出來的,是痰太多了,堵在肺裡,滿肺泡都是痰,糊死了。
孩子呼吸不了,喘氣都費勁,然後振奮自身陽氣開始發燒,咳嗽只是為了讓身體把痰排出來,咳嗽時候發燒並不可怕。
ps:痰的來源就是過度飲食造成了脾虛,脾虛生痰,痰多了放在哪裡,肺是貯存痰的器官。所以孩子久咳時,注意飲食,調理脾胃!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204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