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優秀孩子,父母必須遵守的5條金律

樂在其中| 2017-11-15| 檢舉

父母們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可是怎麼做才最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呢?

大家都知道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所謂原生家庭,就是你從小生長的家庭,相對於成年後組成的婚姻家庭。

原生家庭的樣子,就是你長大後的樣子。

啊,不對,是下面這張~

來自沒安全感家庭的人,長大後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就會想在配偶身上找到安全感。

我們身上很多的習慣、處事方式和技能都是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包括溝通、處理情緒的方式等。當然,我們的價值觀和信仰也與我們的父母息息相關。

《爸爸去哪兒(第五季)》已經接近尾聲,五個萌娃個性突出,也各有可愛之處。從他們的身上能看到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尊重孩子,他們沒有想像中那麼小

大部分家長都理所當然的認為,孩子就應該聽父母的話,即長幼有序。「聽話」成為父母口中最經常提及的兩個字。

其實,孩子的心智遠比父母想像中的要「成熟」的多,以一個朋友的身份與他相處,讓他感受到尊重,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節感同身受的素養養成課。

杜江對嗯哼的教育方式就是把嗯哼當作朋友,以一種平等的姿態與孩子交流。當嗯哼偷親小泡芙時,杜江制止之餘沒有直接批評嗯哼的行為,而是先教育嗯哼,親別人之前要徵得別人的同意,同時還問小泡芙有沒有生氣,並嚴肅指出下次不可以這樣做了。

比起大聲的指責甚至辱罵,這樣的尊重教育,在保護孩子自尊心的同時,也沒有破壞掉他的勇氣。為杜江點個贊~

二、管理好情緒才不會「傳染」給孩子

孩子如果在混亂和充滿衝突的家庭中長大,或者有一個經常暴怒的父母,就很容易認為大聲指責或者辱罵是正常的溝通方式。

他們往往會用這種方式與他人溝通,這樣很容易傷害自己最親近的人。

陳小春和應采兒都是有名的火爆脾氣,尤其是陳小春。第一期節目中,春哥一瞪眼、一聲吼就把美胖嚇得抖三抖,說實話,真心為 Jasper 擔心。但是 Jasper 的表現太讓人驚艷,他並沒有被父親的訓話嚇住,而是勇敢的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想法。

陳小春也及時發現了自己的錯誤,與 Jasper 道歉,緩和了矛盾。

所以,兩個「朝天椒」是怎麼培養出一個「小甜椒」呢?

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控制不住時,要及時道歉、溝通。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有情緒不可怕,只要管理溝通好,孩子也會理解。

三、獨立的人格與獨立的能力

獨立的人格和能力是兩種概念,一種是精神上,一種是指生活技能。

精神上的獨立,即「你是你,我是我」,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已任何形式為轉移。當然,孩子更不是父母完成個人夢想的工具。

Jasper在父親生氣時,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焦慮,沒有認為,父親生氣是因為自己。

不將自己的行為帶入到父母的情緒中,是一種獨立人格的重要表現。

節目中,生活技能體現最明顯的是吳尊的女兒 neinei,一個7歲的小女孩,會幫助爸爸做飯,會帶弟弟,是爸爸的小幫手。都說吳尊很寵 neinei,但是在她的身上並沒有看到恃寵而驕、什麼事都不做到小公主。孩子就應該這麼寵。

四、良好的溝通習慣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誰能完整清晰的知道別人的想法,因此,溝通就顯得尤為重要。

五組家庭都是在晚上睡覺前總結一天的表現,做得好的提出表揚,做得不好的自我反省,尋找更好的相處模式。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適合自己的溝通方式,都能自由並有效地表達出愛意或者不滿。

美胖特別要提一句,愛是需要表達的。

很多父母都不好意思,覺得太難為情,心裡知道就好,幹嘛要說出來。但是,不說,其他人怎麼了解得到呢?

五、融洽的家庭氛圍

如果希望孩子處理好與他人的關係,父母就應該先處理好夫妻關係。

良好的家庭關係是孩子的成長最好的保護傘,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

在有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不僅樂觀向上,也會相信愛,更會自然地表達愛。

美胖前些天聽說自己的表姐嫁給了一個比她大很多的男人,儘管舅舅舅媽百般阻撓,但表姐依然故我。表姐說,那個男人身上有著她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這讓我想起舅舅在表姐很小的時候便外出打工,對於表姐的關心少之又少,最多的也只是物質上的滿足。

再多的玩具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其實這句話在親子身上也同樣有效。

你有什麼獨特的育兒經驗?

或者有什麼有趣的帶娃經歷?

都可以留言告訴美胖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7150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