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能力發展與早期教育應當這麼做,END

ShaDoW| 2017-10-23| 檢舉

(三) 同胞競爭

本書按照年齡,說明了二胎寶寶之間可能發生的問題以及問題是在何時產生的:

年齡相差3歲以上

大孩子會對小孩子表現出友愛和興趣,大孩子已經進入了一個更喜歡和同齡夥伴交往的階段,不會花大量時間和小孩子在一起。

年齡相差3歲以下

小孩子出生到會爬以前,由於大部分時間都待在一定區域,並不需要父母過多的關照,因此也就不會引起和哥哥姐姐的競爭。

小孩子8~12個月時,他們開始引起父母更多的關注,此時大孩子會對小孩子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嫉妒和憎恨。年齡差距越小,大孩子對小孩子的敵視行為就越頻繁且嚴重。

小孩子12~14個月起,由於他們越來越多地使用迅速的啼哭作為武器以免遭傷害,因此大小孩子間經常形成平局。大孩子越來越感受到挫折,因為他的嫉妒在增長,但是能力卻受到了嚴重削弱。

小孩子15~16個月,他們個人權利意識增長,並且開始出現違拗症和自信,常常會攻擊大孩子,越來越多地成為兩個孩子間衝突的發起者。

後面的6~8個月,甚至幾年,父母經常不知道是誰引起了麻煩,常常感到無能為力,壓力劇增。

孩子出生間隔較短不僅帶給家長很大的壓力,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育。書中的一個論據指出:兄弟姐妹的年齡相差越小,家庭裡孩子的數量越多,他們的IQ分數越低(部分家庭中最小的孩子除外)。受到最大影響的是大孩子,他們不僅不得不和弟弟妹妹競爭,還經常需要在縮減自己快樂的同時,給弟弟妹妹讓位。所以有很多年齡相近的弟弟妹妹的大孩子在第三年脾氣變壞。

建議

為此針對多胞競爭,書中給的建議是:

1

要考慮小孩子會遇到的危險。隨時提高警惕,防止大孩子傷害小孩子。

2

理解大孩子對小孩子的不滿,不要向大孩子提出額外的要求,甚至去要求他表現得像大人。當大孩子在場時,不要對小孩子表現出過分的關心。大孩子沒有能力去理解,也沒有辦法足夠控制自己的情緒。

3

讓大孩子經常出去玩或者和自己的小夥伴在,減輕他的壓力,分散他的精力,但不應該使他感到自己被這個家排斥在外。

4

對大孩子表現出堅定而慈愛的態度。用他能夠完全理解的語言告訴他你愛他,還要每天有固定的時間單獨和他在一起,父母的單獨關注是大孩子的最迫切需要。

5

要讓孩子出生的時間至少間隔3年或更長。假如實在沒辦法,那麼建議採用替代看護。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安吉:2011年7月16日出生,沙溢和胡可長子。

小魚兒:2014年8月19日出生,沙溢和胡可次子。

二人於2016年跟著爸爸沙溢參加了第四季《爸爸去哪兒》,於2017年跟著媽媽胡可參加了第二季《媽媽是超人》。

哥哥聰明懂事,疼愛弟弟;弟弟雖然有點壞頑皮叛逆,但是很崇拜哥哥。兩兄弟的感情收穫了粉絲無數。

然而讓觀眾更為稱道的莫過於沙溢和胡可的育子之道:

兄弟倆鬧彆扭時,媽媽選擇不介入,沒有偏袒弱小的弟弟,更沒有責怪較為年長的哥哥;父母在家裡時,會全身心地陪伴兩個孩子,不因為忙碌就減少對任何一個孩子的關注;哥哥安吉曾在節目中吐槽爸爸打弟弟卻不打自己,這是爸爸無形中在弟弟面前維護著哥哥的權威;媽媽會要求哥哥安吉一起「管理」弟弟小魚兒,讓哥哥學會了敢於承擔責任,做弟弟的榜樣,弟弟也喜歡跟著哥哥學習……

通過案例不難發現,孩子的年齡差固然值得考慮,但是孩子們之間的關係如何,父母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合適的年齡差+父母對孩子的社會能力發展有完全的了解+考慮到每一個孩子,會讓二胎家庭更加溫暖,每個家庭都有可能養育一對「相愛相殺」的萌娃~

(四)感想

在此分享一位朋友在教研時學習到的關於兒童教育的10個關鍵詞:

神秘,新奇,變化多,節奏快,意想不到,

挑戰,比賽,證明有能力,幫助別人,得到肯定

仔細品味不禁發現,這裡面很多詞語都可以在本書中找到類似的內容。不僅在兒童時期,我們也可以從幼兒時期,甚至嬰兒時期,針對孩子各個階段的發展特點,在生活中堅持為他們創造這樣的環境,去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潛力。「當父母知道孩子在做些什麼並能夠給予有效的指導時,孩子才能獲得最佳的發展。」我們給的有趣的選擇越多,孩子越是能積極主動地去探索世界。

有人說,寶寶離開媽媽身體的那一刻,就在學習「分離」,媽媽對孩子的養育責任之一,就是教會他們分離。這本書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如何長大,如何從對媽媽的關注和依賴,轉移到小夥伴和外面的世界上。

「母子本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愛戀」。既然漸行漸遠,就讓我們在教會他們分離的時間,給他們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寶貝們帶著我們的愛,飛得更遠更高吧~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參考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852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