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原則的愛等於害!這5件事請別縱容孩子,否則越大越難糾正!

SnYek| 2017-10-17| 檢舉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還小,很多時候分不清對錯,所以爸爸媽媽的心裡一定要知道什麼事情可以答應,什麼事情不能縱容。愛孩子,也請記得讓孩子明確自己行為的邊界。別輕易縱容孩子這5件事,否則越大越難糾正!

愛孩子,這是普通動物都會做的事,最難的在於教育好孩子。現實生活中,不少父母以愛之名,很少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進行批評教育,往往包庇護短。

人們常說「天下無不是之父母」,但是如果養而不教,教而不嚴,誰又敢說父母真的沒有絲毫不是?

每個孩子總有任性的時候,他們常常分不清對錯,所以爸爸媽媽的心裡一定要有一桿秤,什麼事情可以答應,什麼事情不能縱容。

愛孩子,也請記得讓孩子明確自己行為的邊界。別輕易縱容孩子這5件事,否則越大越難糾正!

(1)亂動、亂拿別人的東西。

網上曾經有個熱帖,有個熊孩子來家裡做客,把主人的房間翻了個底朝天,價值萬元的限定手辦被破壞殆盡……

小孩子好奇心非常重,不管東西的主人是誰,看到沒見過的東西都想摸一摸,擺一擺。小一點的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可以理解成學習和探索。

但是3歲之後,必須要讓孩子意識到:不是他喜歡什麼東西,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去拿來玩。

不少孩子在大學寢室關係處得特別不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孩子缺乏基本的私人意識和物權意識,才會為生活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摩擦。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 別人動自己的東西,你可以拒絕,但是在拿別人的東西之前也要詢問他人,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養。

(2)不尊重老人。

前段時間在公車上看到一個5、6歲的小孩子,只因奶奶出門沒有帶優酪乳,孫子上演全武行,兩次打奶奶耳光,老人只是哄了幾句,旁邊的媽媽自顧自地玩手機。

小小年紀不懂尊敬老人讓人唏噓,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孩子,稍有不滿就將情緒發洩在老人家身上。我們很多長輩,尤其是奶奶級的,只要孩子開心,對孫輩百般溺愛,沒有原則。

於是孩子覺得爺爺奶奶對自己好都是應得的,從不會體諒爺爺奶奶的不易。加上家裡的大人從來不告訴他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很容易就養成了一個蠻橫的小暴君。

小時候不教會孩子尊重,縱容他們對長輩毫無敬畏之心,長大就不要反過來責怪孩子自私。

 

(3)得不到就耍賴威脅、發脾氣。

有的孩子在想要一個東西時,習慣用耍脾氣威脅父母:「不讓我看電視,我就把飯倒地上!」 「不給我吃糖,我就要打你」……

面對孩子又哭又鬧滿地打滾的狀況,不少家長會立刻滿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孩子經常用這種手段嘗到甜頭,就學會了通過談條件、哭鬧的方式來威脅父母。

比如孩子哭著喊著要糖吃,你這次同意了,下次遇見他想要的,孩子還是會用這種方法來對付你。 長此以往,你說什麼都沒意義了,因為他根本不會聽。

 

(4)過度沉迷電子產品。

現實中,有的孩子過於迷戀手機,隨處可見一個2、3歲的小孩,熟練地滑動開鎖、輸入密碼、找到自己常玩的APP。

孩子長期沉迷於電子產品,會表現出注意力渙散、不集中、不愛溝通、沒精打采的情況。資訊化的時代,非要把孩子跟電子產品完全隔離開來,很難實現。

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自覺性和自控力無法和成人相比,所以父母要説明孩子把握玩電子產品的「度」。

 

儘量和孩子做好事情約定,什麼時候可以用手機、什麼時候不行,如果孩子違反規定應該受到什麼懲罰、做好了又有什麼獎勵,事實證明,事前的約定比事後懲罰來得有效。

(5)野蠻粗俗、沒有禮貌。

有的孩子喜歡暴力、髒話連篇、在公共場合無法無天,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這樣的孩子實在是讓人喜歡不起來。

最可怕的是父母覺得孩子小,還不懂事。如果小時候不好的行為習慣長期被父母縱容,時間久了就會成為這個人的品質。

年齡小不代表孩子可以被無限縱容, 越不懂事的孩子,越是需要父母通過教育和引導,讓孩子知道禮儀和分寸。

成績不是社會生活最重要的通行證,教養和禮儀才是,一個不遵守社會禮儀的人,將來難免受到別人的鄙視排擠。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 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781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