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家長常常有一些說話的習慣,不自覺的就會將自己的態度和情緒表達出來了。但是對於孩子,說話時候一定要經過思考,下面這幾種類型的話,千萬不要對孩子說。

質問型溝通
質問型
錯誤示範:孩子剛從學校回來想休息一下,就問:「回家了為什麼不先做作業?光想著玩!」
正確示範:孩子從學校回到家,就說:「我們回來先把作業做完,然後媽媽陪你一起去玩好嗎?」

威脅型溝通
威脅型
錯誤示範:「如果你這次考試考不好,暑假的旅遊媽媽就不帶你去了。」
正確示範:「這次考試我們好好複習,考好了,媽媽帶你暑假去旅遊!」

比較型溝通
比較型
錯誤示範:「你看看人家韓梅梅,跟你年齡一樣大,怎麼人家學習就能坐得住!你再看看你!」
正確示範:「學習考驗的是咱們的耐心,我們多學習韓梅梅那樣的方法,每天進步一點點,超過她。」

指示型溝通
指示型
錯誤示範:「我看你這個假期就老老實實在家學習,成績都成什麼樣了還想參加夏令營!」
正確示範:「我們這個假期安排兩件大事,前半個假期我們把知識好好鞏固一下,任務完成了。後半個假期,給你報一個夏令營讓你去外面鍛鍊鍛鍊,怎麼樣?」

先抑後揚型溝通
先抑後揚型
錯誤示範:「媽媽你看我的畫好看嗎?」,「畫的還行,不過老師不是讓你按照她教的練習嗎,你怎麼又胡畫開了?」
正確示範:「這張畫畫的太棒了,把你的想法都表現出來了。咱們再看看能不能把老師教的內容也展示一下?」

貼標籤型溝通
貼標籤型
錯誤示範:「你怎麼老是這樣,吃個飯弄的滿身都是,就不能小心一點嗎?」
正確示範:「咱們吃飯弄的到處都是,就會讓媽媽去洗很多次。就少了和你一起玩的時間了,我們下次注意點好嗎?」

打哈哈型溝通
打哈哈型
錯誤示範:「媽媽你覺得我今天作業做的快嗎?」「誰知道呢,你不一直就是那個速度嗎?」
正確示範:「媽媽你覺得我今天作業做的快嗎?」「我猜你能做的這麼快,一定是你非常認真的結果吧,說對了嗎?」

不耐煩型溝通
不耐煩型
錯誤示範:「媽媽,咱們什麼時候可以去一次遊樂場?」「別跟我說,問你爸去!」
正確示範:「媽媽,咱們什麼時候可以去一次遊樂場?」「我猜你一定很想馬上就去,最近爸爸有點忙,我們等他忙完了一起約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好嗎?」
以上這幾類和孩子溝通的方式,你有說過嗎?如果有的話,好好想一想,以後一定要注意了。有可能你無意識的話,但是對我們的孩子來說,他會認真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750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