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發照片曬孩子,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但是,有一位媽媽這樣說我從來不在網上曬娃,是因為沒有幾個人真正喜歡你的孩子!值得深思!
這麼些年,閨蜜們一個個相繼都做了媽媽,因此,每天打開手機上網,都是一張張孩子們的照片,以及孩子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網上的孩子都很可愛。似乎一個都比一個冰雪聰明。今天有一位媽媽發了一張孩子畫的畫,明天准有一位媽媽發一張孩子彈鋼琴的照片……
今天有一位媽媽發一朵幼稚園老師獎給孩子的小紅花,天說不定就有一位媽媽的朋友圈上將有一張孩子獲得的獎狀出現在上面……
我每天都看,每天都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那麼聰明和懂事。而自己的孩子總是那麼調皮搗蛋,讓人操碎了心,根本沒臉發到網上。
歎著氣,每天都給別的孩子點贊。在點贊的同時,那種羨慕、嫉妒、恨呀,似乎不是在點贊,而是在打自己的臉。
也曾拿著手機說教孩子,「瞧人家那麼聽話,懂事……你也該學著點……」孩子卻根本不會聽,不是沖我吐吐舌頭,就是沖我扮鬼臉,讓人無可奈何。
偶爾在去菜市場的路上遇上一、兩個朋友,都是做媽媽的人,所以談論的最多的當然是有關於孩子的話題,而這個時候往往是我最難受的時候。
往往是我紅著臉說:「拿不出手啊!孩子每天都讓人不順心,每天都被他氣得想跳樓,你叫他好好吃飯,話未落音,他卻打碎了碗。
讓他寫字、畫畫,他不到十分鐘就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再不,用水彩筆給自己畫了個大花臉……這樣的照片曬出去,不讓人笑掉大牙才怪?」
朋友聽了哈哈大笑:「真是個熊孩子,不過,沒事,調皮的孩子長大後一般都很聰明……」朋友的最後一句話顯然是在安慰我的了。
不過不出兩天,外面就有了傳聞,某某孩子不好好吃飯,媽媽教他,他卻打碎了碗;某某孩子媽媽教他寫字、畫畫……他卻在臉上畫大花臉……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會有出息嗎?不反天才怪呢?
這說的不是我的孩子嗎?我還沒發到網上呢?真是奇了怪了。
每個媽媽都是很要面子的,當然我也不例外。我也希望孩子變好、變乖、聽話、懂事……然後也拍上幾張照片,好好曬一曬。
六一兒童節到來之前,兒子的幼稚園舉行了拍小皮球比賽,兒子獲得第一名,而且在速算測試時也取得了好成績,拿到了獎品。
於是我腦洞大開,決定拍上幾張照片,到網上曬一曬,揚眉吐氣一回。我不想一直「輸給」別人家的孩子,極想扳回一局。
可老公制止了我,他說:「別發了,沒有幾個人會真正喜歡別人的孩子……」想想也是。有一次,和一個朋友在一起玩。
她掏出手機,把她手機上一位媽媽所曬的孩子的照片給我看,那是一個孩子在表演舞蹈的照片,下面有她媽媽的評論:
「孩子真聰明,又學會了一個新的舞蹈!麼麼噠!」我的朋友卻對我說:「你知道嗎?這孩子這麼大人了,起床還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會系鞋帶,據說還經常尿褲子……」朋友的話立即讓我傻了眼。
說完她點開了評論窗口。我以為她要來一番挖苦和吐槽,說一說孩子的缺點,馬上就要看到一場撕逼大戲了。沒想到她回復的是:親愛的,好可愛哦!麼麼噠!長大後不是楊麗萍,就是小彩旗……加油!
這個世界上除了極少數的幾個人,譬如你的親人,你最親近的朋友,還有孩子的老師……沒有幾個人會真的喜歡你的孩子!
那些為你的孩子點贊的,絕大多數都是敷衍了事,更多的人是嫉妒,嫉妒你的孩子那麼聰明,那麼懂事,穿著那麼高貴漂亮的衣服,有那麼多高檔的玩具……然後總想著法子超越你,把你的孩子比下去……
你家孩子聰明,我家孩子更聰明;你家孩子穿了一雙耐克的鞋子,我家孩子隔天也有了……這哪是曬孩子,這曬的是父母之間的一種攀比,一種虛榮……
因此經常見一些媽媽發照片,說孩子的牙刷和牙膏是德國的,水彩筆是美國的,油畫棒是韓國的,吃過的奶粉是荷蘭的,用過的紙尿褲是日本的……這分明是炫富。
曬父母的成就感。孩子成了父母炫富的標籤。據於以往上種種,我的孩子六一兒童節前取得了好成績,我沒敢發,我無力與別人比拼孩子。
我們開了家庭會,給孩子買了禮物,給了孩子鼓勵和獎勵,以實際行動表揚孩子進步,孩子喜歡,我們高興……
好孩子是教育出來的,不是曬出來的。
媽媽們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誇大孩子的優點,而掩飾孩子的缺點。再不就是過度的貶低自己的孩子。
認為聰明的是別人家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是烏龜王八蛋,踢不動的團子,扶不起的阿斗,一點也看不到自家孩子的優點……以前只是嘴上嘮叨幾句,現在發朋友圈,弄得滿城風雨,路人皆知……
那天一群孩子正在外面玩遊戲,一個叫麗麗的小女孩也走了過去。可是別的小孩對她說:「你太聰明,我們不和你玩!」
原來麗麗媽媽經常拿麗麗發發上網,在媽媽們的手機裡她聽話又懂事,別的媽媽也拿麗麗來說教自家的孩子,「嚴刑拷打」著自己的孩子向麗麗學習。
長此以往,別的孩子一聽麗麗就反感,麗麗是他們的魔咒,他們不願意與麗麗做朋友。麗麗媽媽過度地誇耀麗麗,媽媽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可她沒想到的是她使麗麗陷入了孤獨。
讓我最傷感的是那一次。軍軍的媽媽臨時有事外出,於是讓萍萍的媽媽幫忙照看一下孩子。軍軍和萍萍在一起玩耍,萍萍的媽媽在一旁玩手機。
兩個孩子玩著玩著就起了爭執,最後大打出手。萍萍的媽媽喝斥住了萍萍,可軍軍因為占下風的原因吧,不依不饒的。
幾次勸說未果,萍萍的媽媽終於生氣了,掏出手機,翻出來她媽媽的Facebook:「你不是很懂事嗎?幹嗎這副樣子?難道你媽媽一直都在騙人?」
短短的幾句話卻像一支支利箭,射進孩子的心裡,傷了孩子的自尊。
軍軍那天哭得很傷心,從此媽媽拿手機給她拍照常常不配合,惹她不高興了,她還要摔手機……我再也沒見她來萍萍家玩過,見到萍萍媽媽也不再打招呼,整個人像變了一個人……
我不曬孩子,我不想聽別人對孩子的說三道四,口是心非……漫漫人生路,很長很長,尤其是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誰能三天兩天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前途來?
是一朵花蕾,就讓它自由地綻放;是一朵嫩芽,就讓它茁壯成長;是一棵新枝,就讓它自由地舒展……何必要曬在大庭廣眾之下,讓人非議,指指點點呢?
孩子還小,不懂事,做大人的有時候還是低調點好,起碼無關緊要的事情不會找上你。我不把孩子發到網路,因為網路太耀眼,有刺目的陽光,還有風雨和雷電……
手機本來是記錄生活的一個很好的工具,我們的喜怒哀樂,孩子的成長都是寶貴的記憶,還可以與朋友們分享幸福快樂。
可是文中這位媽媽的經歷也讓我們反思:是不是本該真實記錄生活的網路,成了媽媽們炫耀、攀比的工具?
所以愛曬娃的媽媽們,不要被面子奴役,曬娃要適度哦;而反感看別人頻繁曬娃的媽媽們,還是以平常心看待比較好。畢竟曬不曬娃,也是每個人的自由吶。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 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