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的孕婦小珍隱約感覺腹部疼痛。已經懷孕35周的她剛開始以為是胃痛,並未太在意。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她的腹部疼痛加劇。家人立即將李珍送到附近醫院就診,由於情況越來越嚴重,李珍又被轉送到北大深圳醫院急診科。
在該院急診科,李珍肚痛越發嚴重,根據監測,她的血壓、脈搏、呼吸和氧飽和度等關鍵的生命體征均在惡化。急診科醫生初步懷疑孕婦子宮破裂。這意味著孕婦和胎兒的生命都有危險!
醫生說,「雖然沒有找到子宮的破裂口,但通過B超可以看到,在孕婦腹部最疼的地方,先看到的是孕婦的皮下脂肪,然後看到的是胎兒的腿,最後才看到孕婦子宮。胎兒的腿已經『衝破』了子宮進入腹腔,大腿根正卡在子宮壁上。」
在追問過往病史時,醫生發現李珍曾做過子宮肌瘤剔除手術。通過短短不到2分鐘的B超檢查,僅憑這有限病史,醫生迅速做出診斷,高度懷疑其為瘢痕子宮破裂。而此時,李珍有失血性休克和感染的危險,其病情隨時危及胎兒生命。
為何會造成子宮破裂,原來竟與去年的手術有關,在2016年李珍就進行了子宮肌瘤剔除術,子宮有了瘢痕。術後不到半年後,她懷孕了,日漸生長的胎兒「撐破」了子宮上的瘢痕。
近年來「切口妊娠」發病率也隨著疤痕子宮再育人數的增長而上升,主任醫師陳泰介紹,因孕卵著床於子宮剖宮產疤痕處,孕早期就會引起出血,有些甚至發生子宮破裂等嚴重併發症,危險極大,若處理不及時或方法不當,常常為搶救患者生命而不得已切除患者子宮。
以前做子宮肌瘤剝除手術是很慎重的一件事,「是要有了明顯的症狀和體徵才會考慮的。」醫生建議,子宮手術一年半後再懷孕,產檢要排除切口妊娠!他不贊同女性在懷孕前去做子宮肌瘤剝除手術,除非肌瘤的大小和位置會影響懷孕,否則他一般會建議生完孩子再考慮手術,甚至生完孩子也不一定需要手術。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