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回家後做的第一件事,對孩子影響很大 現在看到還不晚

SnYek| 2017-10-08| 檢舉

媽媽情緒 家庭影響

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感受:為什麼自己明明很努力在做一個好妻子、好媽媽,每天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甚至能做出滿漢全席,可最後把自己累得要死,孩子還是跟自己不親?老公對自己也很冷漠?

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睿媽想提醒你一下: 你已經被壞情緒所左右,而且已經連累到了家人。若想解決這樣的窘況,就要從媽媽回家時做的第一件事開始!

前陣子,爺爺病重住院,我每天都會去醫院照顧一番,然後接睿睿放學回家,回到家還要寫文字,整個人沒有好好休息,導致情緒也很差,睿睿一做錯什麼事,我就忍不住批評他。如果放在平時的話,我一定會很有耐心的跟孩子溝通,可那幾天就是十分煩躁。

睿爸看我批評孩子,就勸我:「孩子已經知道錯了,你就別再說他了。」我一聽就更不高興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怎麼我說孩子倒好像成了我的錯了?」

睿爸看我情緒越來越激動,乾脆躲進了書房,不理我了。我一回頭,看到睿睿正緊張的站在那裡,手指攪在一起,怯生生的看著我。那一刻,我意識到,我的情緒太過激動,已經波及到孩子和丈夫身上了。

第二天,睿爸把睿睿接回了家,我在醫院多待了一會兒才回去。依然是疲累的一天,路上差點睡在了車上。

下車急忙往家趕,走進電梯,被鏡子裡的自己嚇了一跳。雙眼無神,眉頭緊鎖,唇角下垂,一副哭喪著的臉……任誰看了,都會不舒服。

那一刻,我想到了睿睿看我時的膽怯,還有睿爸看我時的不耐煩,是啊,這樣一張臉,誰看了能高興得起來?於是,我趕緊整理了一下頭髮,試著讓自己面帶微笑。

開門進家的那一刻,我特意裝作很高興的樣子喊了一句:「我回來啦。」睿睿聽到我的聲音後,小跑著過來,但還不敢離我太近。我主動走過去抱著睿睿說道:「媽媽回來了,今天有沒有想媽媽啊?」

睿睿回答我:「想了,我一直在想媽媽怎麼了?為什麼不高興?但現在好了,我的好媽媽又回來了!」

之後吃飯的時候,睿睿明顯的很高興,連胃口都好了起來。睿爸還特別貼心的安慰我道:「爺爺的事情你也別太傷心了,這周我們工作少一些,你歇一歇,換我來。」

看,我有一個懂事乖巧的兒子,還有一個體貼自己的丈夫,卻還不滿足,讓自己把壞情緒帶回家,然後影響家人,使家裡的氣氛變得死氣沉沉,想想真是不應該啊。

通過這次的小插曲,睿媽也深深體會到,媽媽的情緒,決定了一個家庭的氣氛好壞。媽媽心情愉快,家裡就溫馨和睦。

所以,當媽媽回到家後,一定要把壞情緒留在外面,做一個快樂的自己,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媽媽的情緒直接影響孩子的人格

 

 在一個家庭裡,只要媽媽一不高興,那全家都會陰雲密布。而意識到情況不妙的孩子,就會想辦法弄清楚媽媽為什麼不高興了?並且想辦法讓媽媽高興。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對於別人的情緒很敏感,看不得別人不高興,只要別人一不高興,他就會認為是自己的原因。以至於孩子將來在跟人接觸過程中,特別能察言觀色,不敢表達自己的需要,總是以別人的反應為主,生怕惹別人不高興。

越是當了媽,越要做自己

很多女人結了婚,尤其是做了母親後,為了家,為了孩子,就會想要放棄自我成全他人。吃飯的時候,媽媽吃魚頭,給家人吃魚肉;買東西的時候,媽媽買便宜的,給家人買貴的……表面上是媽媽奉獻了自己,但其實誰不想要好的?只不過是媽媽一直在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壓抑著自己罷了。

於是,媽媽一邊做著不喜歡的事,一邊給家人臉色看,甚至發怒,這樣一來也就失去了家人對自己的喜愛。一家人都生活在了壓抑、不快樂之中,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要知道,作為一個媽媽、妻子,你的快樂能拯救全家人的心情,與家務完美、丈夫滿意、小孩喜歡相比,自己的心情愉快才是需要放在第一位考慮的。

如果你把生活重心放在了工作上,那家人就要寬容你飯做的不夠好吃,家務做的不夠完美。總之,怎麼高興怎麼來,怎麼舒服怎麼做,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不喜歡的事情,這樣才會快樂一點。

如果你把生活重心放在了家庭上,那家人就要寬容你錢賺的不多,社交關係單調。但當你看到孩子在乾乾淨淨的地板上玩耍,家人穿著乾乾淨淨的衣服,每天吃著你做的好吃的飯菜時,你是快樂、幸福的,就好。

媽媽會示弱,才能更幸福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話說的沒錯,但可不是說,當了媽以後就得要強。哪怕自己生病了,也得硬挺著給家人做飯;哪怕自己事情多到忙不過來,也要不眠不休的解決掉所有問題……

媽媽這樣過度的奉獻了自己,讓家人過得更好了沒錯,但你自己呢?把自己搞得像個陀螺一樣,早晚得倒下。

與其勉強自己,不如直接一點說:「今天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晚飯吧,我心情不好,要出去散散心。」偶爾一次「撂攤子」,家人完全可以理解,而且會關心你怎麼了,還會主動照顧你。

媽媽得學會在家人面前坦誠的示弱,才能更好地排解壞情緒,這樣呈現在家人面前的,才是一個快樂的媽媽。

總之,媽媽記住,即使再不開心,進家門之前都要讓自己的臉變得溫暖。因為 媽媽快樂,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媽媽心情愉快,就是對家庭做大的貢獻。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676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