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哄睡太難?你一定是做錯了這5點……

經常看到媽媽們說,每天一到寶寶的睡覺時間壓力就很大。抱到房間,各種拍拍唱唱,哄到自己都要睡著了,從哄睡到閉眼幾乎就像逾越了一個世紀。搞大半小時,結果只睡十幾二十分鐘,甚至剛放下出房間還沒緩過神寶寶就又醒了,完整不給面子。

然後又硬著頭皮去繼續哄睡,拍啊拍的,覺得整個人耐心都要快磨沒了,焦躁指數接近爆表。巴不得自己能像西遊記里的妖精一樣,吹口氣讓他暈過去得了!

每天在哄睡這件事上花了太久時間,讓許多媽媽苦不堪言!接下來我們剖析一下這件「苦差事」。

入睡時間需要15分鐘

正常情況下,不管是哄睡還是寶寶自主入睡,從清醒到進入睡眠狀態大約需要15分鐘左右。

在這個過程中,從活動狀態,到醞釀睡意,慢慢安靜下來,再到眼神放空,呼吸減速,最後完整睡著。

入睡時間太長

假如寶寶需要被抱著走來走去,每次都要費大半小時才睡,通常有以下幾個緣由:

1、寶寶不夠累,不夠困

寶寶高效放電遊玩兩個小時,和清醒的抱在手裡兩個小時,效果是完整不一樣的。

在甦醒時間充分放電,小月齡寶寶多趴著玩,大寶寶多跑多動,帶出去玩都是特別好的耗體能方式。

2、醒的時間太久

很多寶媽以為醒久一點,拖延一下入睡時間,寶寶就會睡得更好入睡更快,然而都是適得其反呀。

半歲以下的寶寶容易過度疲倦,醒太久就不容易寧靜入睡,哄睡會變得非常艱難。大寶寶玩得太久,錯過正常小睡時間,也會有停不下來的感覺。

要儘可能留意寶寶的清醒時間,在適宜的時間安排他休息。

以下是小編依據睡眠書籍及諮詢資料總結的各月齡甦醒時間、睡眠時間表,僅供參考。

 

3、錯誤的哄睡方式

倘若寶寶不喜歡你的哄睡方式,過度的哄睡反而會干擾寶寶進入睡眠狀態。

4個月以上寶寶對拍打,抱睡等有可能呈現抵禦情緒。有時候任由寶寶玩一下或者小哭一下,而不是不斷盯著寶寶使勁哄,在他需要安撫的時候媽媽給予安撫,他就會更容易入睡。

假如從來都沒有構成固定的入睡方式,一會抱睡、一會奶睡、一會又讓寶寶哭著睡的,寶寶學習不到在同一種安撫方式下寧靜安穩地入睡,家長不斷變化的哄睡方式也會讓入睡過程變得十分掙扎和漫長。

4、缺乏過渡

不管是在白天小睡或是睡晚覺前,讓寶寶逐步寧靜放鬆的睡前典禮不可或缺。我們能通過給寶寶按摩,講個故事,拉上窗簾等方式營造睡眠氣氛,寶寶在溫馨昏暗的睡眠環境下就更容易入睡。

5、大寶寶軟磨硬泡,拖延入睡

寶寶在學步期後逐漸開展出自我意志,試圖來挑戰父母的底線,不配合睡睡袋或刷牙,拒絕睡覺,聽完一個故事還想請求下一個,這都是經常有的事。

在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守住自己的底線,要知道充足的睡眠對孩子好處多多,並且孩子晚上睡得不多,到了白天脾氣會更差,更加抗拒睡眠,導致睡不夠的惡性循環。

當寶寶長到2-3歲之後,具有更多溝通和表達才能的能力,能夠運用「時機卡」這樣的小工具。「時機卡」能夠是一塊小毛巾,捉著自製的小卡片,什麼東西並不重要,家長要給寶寶賦予它意義即可。

讓寶寶帶著「時機卡」上床睡覺,假如她哭鬧喊人,那麼家長就進房間,清晰地告訴他能夠運用「時機卡」,比方用於和爸爸的一個擁抱,再唱一首小曲子,或者幾口水等小福利。運用過後,家長和寶寶都要遵守諾言了哦!

入睡時間太短

啥?入睡時間過短也也有不對?當然,想想你什麼時分可以秒睡?累到不行,十分困的時分才會這樣呀。寶寶也是如此,不過秒睡並不是安康的入睡。

更麻煩的是,秒睡看起來很爽,但常常伴隨著小覺短、秒醒來哭鬧、接覺難的難題。所以還是要留意寶寶的睡眠信號,了解寶寶的睡眠需求,預防寶寶累過頭而秒睡的狀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6558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