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又不會說話,我到底該餵多少奶才知道她剛好吃飽了

mimi| 2017-10-04| 檢舉

出生沒多久的寶寶由於太小,還不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意願,為此,作為麻麻的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搞不懂這個只會哭的小傢夥到底吃飽了沒?我還要不要繼續餵奶?來吧,掌握了下面這些觀察法,寶寶是否吃飽就很容易識別啦!

 

【聽:吃奶聲音】

首先,媽媽要用耳朵細心聽聽寶寶吃奶的聲音。在吃母乳時,寶寶會發出有節律的吸吮聲,並伴有聽得見的吞咽聲音。正常來說,寶寶在吃奶時平均每吸吮2~3次就可以聽到一次吞咽聲,如果連續下去十五分鐘以後就應該吃飽了,這當然是對於奶水非常充足的麻麻而言。如果寶寶吃著吃著,吞咽奶水或吮吸的頻率明顯有所變化,甚至停下來歇一歇,這就表明寶寶吃夠了。

如果寶寶咽得少或者不咽,麻麻就要適當增加餵奶時間,讓寶寶吸空[乳.房],配合合理膳食來增加奶量,切記不要總是來回換邊餵寶寶。建議可以餵奶前喝一杯溫開水。

 

 

【看:[乳.房]情況】

如果麻麻[乳.房]脹滿,一按很容易擠出乳汁,那就說明麻麻奶量非常充足,寶寶吃飽一定不是問題。但問題是,很多麻麻就認為[乳.房]不脹就是沒奶或者少奶,這樣的看法也是錯誤的,這種情況下寶寶吸吮要吃力一些,但也不全是壞事,也是對寶寶的一種鍛煉,慢慢地,麻麻就會和寶寶形成默契的,要相信自己是可以餵養好寶寶的! 乳汁的產生跟體內泌乳素的分泌有關,一部分奶水是在寶寶休息時積攢下來的,一部分是在寶寶吸吮過程中生成的,所以不要輕易懷疑自己奶水不足。

 

 

 

這裏提醒下,在寶寶出生24小時後,最好每隔2~3小時進行母乳餵養一次。否則,媽媽的[乳.房]得不到足夠的刺激,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看:寶寶睡眠時間】

如果吃奶時很費勁兒,吮吸不久便睡著了,睡不到1~2小時又醒來哭鬧,或有時猛吸奶,這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看:寶寶大便性狀和次數】

全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尿八九次,大便四五次,也有寶寶幾天便一次,如果是習慣那就不用特別關注,正常顏色是金黃色,略稠。如果大便長期呈綠色,糞質比較少,並含有大量黏液,有可能寶寶沒有吃飽。

 

 

 

【看:寶寶體重變化】

用嬰兒體重增加的情況和日常行為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是比較可靠的。如果寶寶清醒時精神好、情緒愉快,體重逐日增加,說明寶寶吃飽了;如果寶寶體重長時間增長緩慢,並且排除了患有某種疾病的可能,則說明通常認為寶寶吃飽的時候他並沒有吃飽。

一般一個月以內的嬰兒,平均每月增加體重一千到一千五百克,六個月以內的健康嬰兒每月增加體重六百克左右。建議家長每兩個月給寶寶稱【下體】重,如果長期體重增加不足則說明寶寶營養攝入不足,但也有可能有其他健康問題。

 

 

 

 

 

【寶寶沒吃飽的9個信號】

1、出生3天後,每24小時排尿少於6次。

2、出生3天後,仍然排黑色、綠色或棕色大便。

3、出生後4天~4周,每天排便次數少於3~4次。

4、母乳餵養次數在24小時內少於8次。或者雖然餵養次數不少,但寶寶總是哭鬧和不安。

5、寶寶表現得異常「乖」,極少哭鬧,連續睡眠超過4~6小時。

6、雖然媽媽的[乳.房]能分泌母乳,但寶寶在吸吮時聽不到吞咽的聲音。

7、寶寶出生5天後,[乳.房]仍不能很輕鬆地擠出乳汁。

8、大多數時候,寶寶在吃奶時,媽媽都會感覺到乳 頭疼痛,而且乳 頭充血明顯(餵養前乳 頭較硬,餵養後也不變軟)。

9、出生5天後,寶寶每天體重增長少於15~30克,生後10天,寶寶的體重還不能恢復到出生時的水準。

 

 

 

 

特別提醒:

【不要一哭就餵】

寶寶一出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需求,但表達各種需求的唯一方式就是哭。有些新媽媽認為寶寶一哭就是餓了,趕緊餵奶。其實,很多時候,寶寶是因為尿布濕了、需要愛撫、睏了或不舒服而哭的。要先搞清楚寶寶究竟為什麼哭,不能一哭就喂,否則很容易造成餵養過度。

【給[乳.房]足夠的刺激】

寶寶出生24小時後,最好每隔2~3小時進行母乳餵養一次。否則,媽媽的[乳.房]得不到足夠的刺激,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628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