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個壞習慣會讓孩子越來越笨,甚至抑鬱,家長再不「收手」就晚了!

bee lia ...| 2017-09-26| 檢舉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伶俐,誰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笨孩子。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們卻不知道怎樣培養一個聰明的孩子,有時的一些舉動,甚至會讓孩子越變越笨。在孩子的成長個過程中,不僅需要家長的陪伴與呵護,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長的鼓勵和支援。每個孩子的身心特點都不一樣,有些孩子「早慧」,有些孩子「大器晚成」,每個孩子都是一朵美麗的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如果孩子遲遲不開花,或許她是一顆參天大樹。

 

 

1、關於批評教育:孩子嘛,犯個錯很正常,每一次試錯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長啊。可家長卻不會換位思考,總是以成人的價值觀來要求孩子,於是一遇到孩子犯錯,就忍不住對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甚至動用武力……沒錯,你的吼叫當時的確能嚇住孩子,讓孩子安靜下來,不知所措。可這樣做的結果,不僅不能讓孩子很好地認識到錯誤,而且孩子情緒上容易出現焦慮、抑鬱,形成內向、孤僻的性格。

 

所以,家長給孩子吃的每一餐都要吃好,吃飽,但不能過飽。

2、關於睡眠:現在很多家長都有熬夜的習慣,看電視、上網、加班……連帶著孩子都跟著熬起夜來。而孩子正處於身體發育期,如果長期熬夜的話,不僅會影響身高和免疫力,出現一系列健康問題,最主要的是,孩子經常熬夜,第二天就起不來,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早餐來不及吃,上學經常遲到。

 

由於睡眠不足,孩子上課時自然會昏昏欲睡,腦細胞無法處於活躍狀態,影響智力發展,並使學習成績下降。

3、關於眼淚:小孩子哭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不過一聽到孩子哭,家長就會很心煩,尤其是在公共場合時,看到周圍人指指點點,好像在說:「能不能管管你家孩子啊?」這時家長就會更心煩,立馬轉過身指著孩子鼻子大吼:「不許哭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孩子出於害怕,就會努力把眼淚憋回去,憋的臉通紅,喘氣都困難。家長還以為,只要孩子不哭了,麻煩就過去了,事情就解決了。其實,孩子在犯錯或受委屈時,如果沒有將壞情緒和壓力及時發洩出來,反倒容易焦慮、抑鬱。

 

4、關於吃飯:現在很多家庭都沒有了做早飯的習慣,一覺睡到大中午,早飯和午飯就一起吃了,而孩子只好和父母一樣,被迫養成不吃早飯的習慣。殊不知,早飯是距離上一餐時間間隔最長的一頓飯,胃裡的食物經過一晚上的消化,熱量已被用盡,如果不及時吃早餐補充人體消耗的能量的話,很容易出現低血糖、頭暈噁心的症狀。如果孩子每一頓飯都吃的太飽的話,也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因為吃的太飽的話,人的大腦就會反應遲鈍,總有昏昏欲睡的感覺。長時間下來,孩子的腦細胞會出現早衰,智力也會下降,從而越來越笨。

 

5、關於早教:時下,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只要寶寶一出生,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孩子往這個班、那個班送,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部分家長在孩子早期教育理念、認識、方法上存在偏差,在教育中出現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盲目從眾等問題。等到孩子大一點了,家長又會對孩子進行高難度教學,總是為孩子設置一些高目標學習任務。然而每個孩子的發展規律不同,家長設置的任務,總是讓孩子覺得遙不可及的話,那不管孩子再怎麼努力,都不會達到目標。

6、關於玩:「玩」這個字眼對於家長來說,一直是敏感詞,因為家長覺得孩子玩就是在浪費時間,耽誤學習。只要看到孩子在看書寫字,那家長心裡就舒坦了 ;如果看到孩子在玩,那保准氣不打一處來,又開始了「一天天就知道玩,作業做完了嗎」這樣的絮叨中。學習最重要的,是講究勞逸結合。如果只知道學習,很容易給人「書呆子」的印象,做事容易一根筋,不懂得變通,不會人際交往;而如果整天只知道玩,一點東西也不學,那自然不會有出息。

 

7、關於謙虛:父母經常會在別人面前表示謙虛,說自家孩子的「壞話」,雖然大人之間都心知肚明,可孩子年齡還小,根本不懂得這話背後的含義,他們聽到的就只是字面的意思:媽媽說我笨。一次兩次的,孩子可能還不會放在心上,若總是聽到這樣的話,那就會對孩子形成一種心理暗示,並且使孩子朝著這個方向——笨——努力。所以,父母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措辭,儘量說一些帶有積極性的語言,用正能量影響孩子。

 

8、關於閱讀:很多家長口口聲聲要求孩子多看書,自己卻當著孩子面玩手機、打遊戲,以為自己的行為跟孩子沒有任何關係,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父母的行為習慣,影響著孩子的言行舉止;父母所營造的家庭氛圍,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性格。

一個經常在孩子面前看書、看報的父母,在家裡擺放著圖書的父母,一定會有一個愛閱讀的孩子;反之,如果父母不愛看書,不愛學習,家裡沒有一個學習的環境,孩子也一定不喜歡閱讀。孩子不愛讀書,不愛學習,長期不動腦,就會加速大腦衰退,再聰明的孩子也會變遲鈍了。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的忠告:

1、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3、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俐落的人。父親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就越好。

4、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並非越貧窮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5、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階層是會遺傳的。」但是,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6、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準,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有時侯,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8、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閒生活。「沒有責任感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

9、如果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趕緊抱起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利用父母的這個特點經常糾纏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鬧,不要著急把孩子抱起來,父母最好讓自己有事情做,讓孩子看著自己動作麻利地做事。

10、妻關係影響孩子的性格。一個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麼,他的兒子就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麼,她的女兒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5322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