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父母,這個底線堅決不碰

SnYek| 2017-09-25| 檢舉

教育不是你說什麼,他聽什麼。教育是你做什麼,他學什麼。

那天,小十月在玩。

玩著玩著,他把桌子上的東西推到了地上。

我看了一下,並沒特別在意。

一個3歲的小朋友,不犯錯,不鬧事,簡直是不可能的。如果事情過了分,就告訴他:寶貝,這不可以,這會讓地上髒兮兮的。

然後問他:我們自己做的事情,要自己負責哦,所以,你得自己撿起來,吶,你是願意現在撿呢,還是過兩分鐘再撿?

他如果說兩分鐘,那就用數數的方式,等他兩分鐘。

數到了120秒(還可以幫助孩子記數字),告訴他:「 兩分鐘到嘍,要收拾了!」

這種方式,不會讓大人有澎湃的控制感和成就感。

也不會馬上見效。

很可能你說1000句,他都依然如故。

但是,又有什麼要緊的呢?

成長本來就是一件緩慢的事情。

你要耐下性子,看著他在你的溫柔與理智之中,一點一點地生出同理心,懂得尊重,明白孰可為,孰不可為。

但有些大人卻太著急。

他們嚷著喊著:「孩子還是要打的,不打不聽教,打了就好了。」

比如這一次,一個男人看了小十月扔東西,就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狠狠說:「 打一頓就好了! 」

我說:「 孩子不能打的 。」

對方答:「你看,就是因為你們不打,所以你家崽崽變得這麼調皮。」

大家站在不同的邏輯里,困在不同的觀念里,想要說服對方,談何容易。

我不想吃力不討好。

只是反問:「 如果你領導做得不好,你會打嗎?」

他說:「我瘋了我?!」

又問:「 如果你老婆做得不好,你會打嗎?」

他大概猜到了我要說什麼,回答說:「孩子不比大人,是要教的,不教,就等著他變得越來越不像話吧。」

然而問題是,教≠打。

教=70%的以身作則+10%的觀念+10%的教育方法+10%不做預設的等待。

還有一個前提:承認孩子不是天才。

承認孩子不是天才,你會少去許多妄念。

少了妄念,你會少去許多控制。

少了控制,你就會最大程度地,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我當然知道打罵見效快。

因為大人之於孩子,就是一座山,山呼海嘯,就是末日降臨,怎能不恐懼?!

出於恐懼,他可能會在短期之中,表現出某種乖順的表相,或者如你盼望的「很怕」你,對你戰戰兢兢,一如驚弓之鳥。

可是,這真的得不償失。

我認識不少暴戾的父母。

他們中的一些人,因為愚昧,作惡而不自知。

一個遠房的表姨,沒有念過書,關於孩子的教育,她和大多數人一樣,只知道兩個字:打罵。

不罵不成器。

多打才爭氣。

可是,打罵出了什麼呢?

她家第一個男孩,在她的「打罵教育」下,童年時對她言聽計從。但長大了些,一身反骨,極其厭學,並且以她對待自己的方式,反過來對待她。

你打,我也捏起拳頭。

你罵,我也滿口生殖器。

初中未念完,他就輟了學,混社會。如今,走在犯罪邊緣,一身戾氣,一事無成。

表姨萬念俱灰,哭訴說:「 權當這個兒子死了 。」

她在自己40多歲時,再次懷孕,生了第二個孩子。

也是男孩。

依然打。

我曾親眼見過,因為孩子蹲在地上玩一個小玩具,她一巴掌扇過去,說是沒做作業,「天天只知道玩,也不知道好好讀書!」

孩子愣在那裡,也不哭,也不動。

就像什麼情緒也沒有。

8歲的男孩,瘦骨嶙峋,臉上是僵木的。那種哀,比成人的苦,更加令人發冷。

後來,我曾多次聽說,孩子鬱鬱寡歡,可憐兮兮,在學校被霸凌,不敢告訴老師,也不敢告訴她,直到表姨看到他身上的新傷舊痕,問起來,才告知這一切。

她怨:為什麼老天給了我兩個這樣的孩子?一個不像話,一個可憐到家,我這是造了什麼孽啊?

什麼孽呢?

你的孽,就是你對孩子們犯下的罪。

在暴力成長下的孩子,要麼變成暴力本身,要麼變成犧牲品。

不論哪一種,都是教育的失敗,都會讓孩子一生都深受其害。

但神奇的是,像表姨這種教育方式,在底層有著非常多的擁護者。

甚至,一些人以「教育之名」,不僅打,而且將孩子往死里打。

親生的孩子!

從自己身體里滾出來的血肉啊 !

生命還未綻放,就死在自己父母的「管教」之下。

2010年3月29日下午2點,浙江嘉善,一名貴州藉女子教女兒念唐詩。

5歲的女兒一直念不好。

這名母親糾正了幾次,沒有糾正過來。

後來,孩子索性不肯念了。

這個1985年出生的年輕媽媽,為了「好好教孩子」,竟然用右手狠狠地拍打小香的後腦。

據她後來自己交代,「這樣一共打了五六回,每回打三四下,我打了之後覺得重了,還看了一下的,沒有發現流血什麼的以為就沒事的。 」

第二天早上,那個小小的、柔軟的、喃喃地叫她「媽媽」的孩子,已沒有了生命跡象。

2010年6月11日上午,西安,劉某送9歲的兒子上學,得知孩子有一門課考了70分。

當場便狠狠地扇了兒子幾個耳光,還踹了他幾腳。

劉某想:得好好管教一下孩子。

當天晚上,孩子遭到父親的毒打。

不僅用拳頭打,用腳狠命踢,還用木棍狂打孩子腰部和背部。

12日凌晨,孩子快不行了,抱去西安第四醫院急診的路上,孩子已停止了呼吸。

2016年6月24日,深圳龍崗,一個16歲的女孩因為長年被父母辱罵毆打,服藥自殺。

死之前,她曾在網上搜索過安樂死的藥物,還買過一把尖刀。

 

也曾給過父母信號,多次說過自己要去死。

但殘忍的是,母親當時的回應是:「 你死了才好呢,你個該死的麻煩精 。」

24日早上,她腹疼如絞,已經不太行了。

但父親以為她偷懶,又痛罵一通,還揚言要打她,根本沒在意。後來父母匆匆出門,下午回家時,發現孩子已經離開了人世。

 

母親哭到快要昏厥,哀嚎著:「女兒,你快回來吧,我再也不罵你了 !」

可是,女兒再也回不來了。

她含著恨,告別了這個殘酷的世界。

她被你們的打罵逼到絕路,在委屈、憤怒、絕望之中,親手結束了自己年幼的生命。

我想,這對父母餘生都會活在深切的自責,和漫長的痛苦之中。

然而,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都是人,都是有感覺有情緒的啊,你如果被丈夫家暴,被惡人施虐,一定也痛苦不已,一定也悲憤莫名。

那麼,孩子呢?

他在被你們打罵時,其痛苦與悲憤,和你是一樣的啊。

你想和施暴者拚命,他也想,只不過他太弱小了,打不過你。

你想對施暴者報復,他也想,只不過他能力不足。

你想自殺,他也想,只不過他在等待時機。

等著吧!

等到他長大,等到他力量夠了,報復就來了。

那時你以為,這是叛逆。

不。

你錯了。

這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5154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