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園哭鬧一直是家長頭疼的問題,其實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媽媽送孩子上幼稚園千萬不能說這7句話! 越說孩子越哭鬧!第4句幾乎每個媽媽都會說
到新學期開學,學校門口就會各種捨不得,媽媽捨不得孩子,孩子捨不得媽媽,到底是誰捨不得誰呢?好像媽媽的焦慮感更重一點。
結合身邊許多媽媽的經驗,今天分享一個新生入學「不能說」清單,照著做就能很好的解決你的分離焦慮問題哦!
(1)第1句:你不要再哭啦!
阻止孩子的情緒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情緒都需要有出口。
你阻止了孩子難過得想哭的情緒,孩子可能會產生其他情緒,比如焦慮呀、生氣啊什麼的,直到你根本沒法理解、溝通和阻止。
也有很多媽媽會說,我安慰孩子不要哭是為了穩定他的情緒,這個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你得確定自己真的是在安慰他,幫他緩解情緒,而不是急吼吼的阻止他哭泣。
比如我看見一個媽媽是這樣對她哭鬧的孩子說的:媽媽知道你沒法控制,那我們一起把哭的聲音慢慢、慢慢的調小,這樣你也不會哭得太累,因為哭累了待會就沒力氣玩了哦!
這位媽媽做的不是阻止孩子完全不能哭,而是降低標準,讓孩子哭小聲些,然後用很溫柔的聲音,在孩子耳邊說著安慰的話,孩子慢慢的就安靜下來了。
(2)第2句:你看只有你在哭!
想想如果你工作的時候你的上司和你說:其他人都完成的很好,就你那麼差!你會是什麼感覺?很有挫敗感是不是?
同樣的,如果你這麼跟孩子說,他可能會覺得,「大家都沒哭,大家比他厲害,我就是要哭,我還是不要上學好了!」
上學的目的是要和老師一起儘快讓孩子融入集體,平時家裡只有孩子一個人玩,多沒勁啊,現在每天都有那麼多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多開心呀!
所以,你應該試著跟孩子說:那麼多小朋友都在等你去玩呢,去找他們玩吧!而不是提醒孩子,你和別的孩子不同,你不如別人!你就在這兒繼續哭吧!
(3)第3句:你這樣很難為情哎!
好多次送孩子上學都會看到同一個孩子在校門口哭鬧久了,家長受不了了,就會「賭氣」說:你看你羞不羞,大家都在看你哭!
這麼大了還哭!結果孩子的情緒更大了,更不配合,所以我每天上學都會遇到他在校門口哭。
其實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孩子,在沒有好好認識環境、得不到支援的情況下,是無法直接融入一個新環境的。這個時候,一直被他認為是避風港的媽媽如果對他說:真難為情!羞羞!
就會變成壓垮情緒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情緒崩潰。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本身就屬於敏感型的,千萬不要對他說羞羞之類的話,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4)第4句:我們昨晚不是說好的嗎?
這句話差不多每個媽媽都會說。但我們要知道,彩排和真正的演出是不一樣的。
昨晚孩子答應你的時候,是在家裡,家裡是一個安全的環境,而在學校,沒見過的老師,沒見過的同學,還有一堆好像在看熱鬧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他反悔拒絕上臺是很正常的!
這個時候,如果你過度強調孩子曾經答應你的事,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一方面想要遵守和媽媽的約定,一方面又真的害怕,情緒是會崩潰的。
比較好的做法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對環境的認知,比如「你看那邊好像有很多好玩的,昨天媽媽都不知道有這麼多好玩的呢!你可以去試試!」
等等,讓孩子從忐忑、不安中調整過來,這才更容易實現你和他的約定。
(5)第5句:快進去吧!
這話不管誰聽都是一種催促的感覺,對於孩子來講,還多了一重意思,就是「快和我分開」。
如果媽媽和孩子平時一直是黏在一起的,現在卻因為要上學,你催著趕著孩子儘快進去教室,孩子可能會覺得:是上學這件事害的他必須要和媽媽分開,以致他討厭上學。
從我家孩子第一天上學開始,我都儘量讓他每天早睡早起,每天早上依然有固定的時間和我們撒嬌,正常吃飯喝牛奶,所有事情全部完成後再去上學。
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因為上學而被打亂,也不會因此討厭上學。
(6)第6句:要乖乖聽老師的話哦!
幼稚園是去玩的,不管是上苗苗班還是小班,都是去玩的。所以乖乖聽老師話、專心聽課這種話,就不要一再強調了。
我自己小時候就常常想,「老師」兩個字大概天生就是帶著嚴肅感的,我們自己小時候就經常被爸媽「嚇」,動不動就要告訴老師,現在你又來這樣恐嚇自己的孩子。
我更喜歡告訴我的孩子,「今天起,你多了一個陪你玩的人哦!他們還知道很多爸爸媽媽不知道的好玩的事情,如果你想知道,就要聽他們說,他們什麼都知道哦!
還有還有,如果有什麼特別好玩的,一定要回來告訴媽媽,因為媽媽也想玩呢!」這樣,帶著親密任務的孩子,可能會更好的去聽課。
(7)第7句:一定要乖,不然老師會說你的!
我知道你是想樹立老師的權威,但是這樣說,對於一個剛剛上苗苗班或者小班的孩子來說,除了害怕大概沒有其他的好處。
試試這麼說:「想要尿尿、喝水、太熱太冷,都可以找老師幫忙哦,老師會保護你的!」
還有,孩子對於乖這件事是沒有概念的,別企圖用乖老束縛孩子的天性,長期下去,孩子會變得很敏感、變得很在意別人的看法,長大了就是個敏感系人,容易玻璃心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