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參加幼兒園活動,最傷的其實是孩子!

SnYek| 2017-09-15| 檢舉

每逢幼兒園活動邀請家長時,老師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

「不好意思啊童老師,我有個會,看情況再說吧。」

「童老師啊,我今天不太好請假,今天的活動我就不參加了...」

工作繁忙、家務瑣碎、筋疲力盡的年輕父母,常常無暇參加孩子幼兒園的一些活動。 實際上, 參加幼兒園活動是家長瞭解孩子、轉化教育觀念、增進親子感情的好機會。

如果缺席,表面看無關緊要,最傷的 其實 是孩子!

 

家長不參加幼兒園活動,將造成以下後果!

孩子的表現情況,無從瞭解

家長幾乎每天都在家和公司之間奔波,很少有空過問孩子的表現和發展情況。而 幼兒園活動同家長會一樣,為家長掌握孩子在園情況,開闢了一個窗口。通過各種活動,家長能近距離觀察孩子的階段性成長。 為後續的家庭教育,贏得第一手資料。如果不參加,家長一切無從得知,日常教育 就 有可能出現偏差,這對孩子來說真的「很受傷」。

家長喪失更新教育知識的機會

作為第一任老師,家長肩扛孩子教育的「半邊天」,言行舉止,無不潛移默化影響孩子。 通過幼兒園活動,家長可以深入瞭解幼兒園的辦學內容,學習老師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與 具備專業幼教知識的老師互動 ,更能校正 或更新自己的教育儲備知識。 當家長的觀念和 教育 方式提升,受益的自然是孩子。反之,家長如果漠不關心,一切無從談起,孩子的發展就會滯後。

 

 

會給孩子造成心靈創傷

別的孩子有家長陪,一起 享受 美好 節日氣氛,自己的孩子會產生一種極大心理落差:小朋友都有爸媽陪伴,我沒有。 孩子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 和 失落感。長此以往,會造成孩子自卑的心理。 相反, 家長陪伴,既能增進親子感情,又能使孩子更具安全感,各項表現將愈發踴躍和大膽。主動性被激發出來,孩子會更樂於展現自己,從而有益樂觀、自信等品質的培養 。

與老師之間的 交流 溝通停滯

 

每位老師都希望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這對增進雙方理解與信任至關重要。幼兒園活動作為一條紐帶,自然也備受老師重視。 通過各種活動,家長可以瞭解教育教學成果,老師可藉此建立對話,聆聽廣大家長反響,徵求和吸納家長意見。 當家長屢屢缺位,等於切斷了這種對話機制,彼此的信任度和好感就受到影響,家園共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反受其害的,當然是孩子。

幼兒園舉辦各種活動的目的,在於拉近幼兒與家長、幼兒與老師、老師與家長三者之間的距離,真正落實和實現家園共育。眼下,各園即將迎來「聖誕」和「元旦」兩大節日活動,真誠希望廣大家長擱下忙碌,不 再缺席。 孩子,需要您的陪伴!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373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