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為什麼不能一覺到天明?原因原來是這樣!研究發現:夜間醒來的寶寶更聰明!

SnYek| 2017-09-12| 檢舉

寶寶的睡眠是父母們最常討論的話題,也是最折磨新手媽媽的問題,那麼,寶寶為什麼不能一覺到天明?原因原來是這樣!研究發現:夜間醒來的寶寶更聰明!

寶寶睡不好的原因,比你想的複雜得多。最近,專家們發現了嬰兒夜間難以入睡的原因,比起父母認為的原因複雜多了,這是要用生物進化論方面的知識去解釋的。

 

知名女星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的女兒從六個星期大的時候就能有安穩的夜間睡眠,這對許多家庭來說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寶寶的睡眠是父母們最常討論的話題,其實通過正確的訓練,每個寶寶都能有一個安穩的夜間睡眠。現在由專家來為大家講解,寶寶會在深夜醒過來,以及夜間醒過來不一定是一件壞事的原因。

1. 寶寶為什麼會醒?因為他們應該醒了…

 

他們常常會自然醒來是屬於正常的現象。家長們總認為睡眠是寶寶最好的成長方式,但嬰兒並不必保持長時間的睡眠,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能顯示這種觀點的正確性,雖然這不是大多數父母能夠接受的觀點。

2. 其實,就算是成年人也很難一覺到天明。

成年人在夜間能睡八個小時是因為他們在白天要忙於工作,但你只要回顧歷史就會發現這個觀點的錯誤,例如古人在狩獵時每天只有2小時睡眠。

3. 相比其他動物,人類嬰兒在其發育過程中屬於「早產」,他們需要與外部環境的密切接觸或在體外子宮來完成自身發育。

 

人類的寶寶在出生後需要平靜的環境完成大腦其餘75%部分的發育,他們需要像母親子宮般的環境,才能順利進行腦補其餘部分的發育。

4. 那些容易醒來的嬰兒大多具有較高的智力發展水準與更好的精神狀況。

發現一個現象: 「具有較高發育水準及智力水準的嬰兒通常會在夜間醒來。」而納爾瓦埃斯表示說,那些與父母夜間互動多的嬰兒長大後會更有愛心、更加自律、更加善良。

還有研究表明,這樣的嬰兒長大後認知能力更強,而且患上憂鬱症的機率更低。

 

5. 嬰兒的睡眠週期比成人短。

弗萊明表示,相對成人的睡眠週期通常為90分鐘,嬰兒卻只有60分鐘的睡眠週期,這也就意味著他們比我們醒來的次數還要多。

同時他們比我們更難再次入睡,這也就顯得嬰兒很難有一夜完整的睡眠,這樣的狀況對於嬰兒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6. 父母應該保持冷靜,不要試圖停止嬰兒的哭啼,因為他們有時只是透過哭啼來釋放自身的壓力。

 

寶寶在睡覺的時候身體會經歷一個週期,首先是舒適的,而後因為荷爾蒙的提高身體的壓力隨之提高,他們此時需要父母冷靜的陪伴來訓練自己自我控制的能力,以保持應急反應能力在一個穩定的水準上。

如果此時缺少父母陪伴,就會影響到嬰兒的交感神經系統導致極端的心理發育,可能會變成焦躁的人,甚至造成心理陰暗。

7. 寶寶在半夜醒來,只是為了能得到父母的關注。

 

弗萊明表示,通常寶寶都喜歡在白天睡覺,下午6點到淩晨是他們保持清醒的時段。其實,相對於其他物種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嬰兒這樣做可以從父母中得到更多的關注,而且關注程度遠遠高於其他的時段。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寶寶的做法是正常並且合理的,只是與我們所期望的不盡相同而已。

寶寶的哭啼可能只是想引起父母的關注。

8. 無論是在另外的一個房間還是一張床上,父母都不應該遠離嬰兒。

 

弗萊明解釋,如果我們回看人類進化史,會發現嬰兒與母親是形影不離的,嬰兒時期的孩子總是被帶在母親身邊。 相反的,被單獨關在房間中的嬰兒,發生嬰兒猝死綜合症的機率遠高於有母親陪伴的嬰兒。

9. 在嬰兒身邊陪睡是在全世界都適用的看護方式。寶寶會在得不到關注的時候哭鬧,可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這一點。

對於平日忙於上班工作的父母很難保持密切的陪伴,但要盡可能地與寶寶待在一起。

10. 儘管寶寶夜晚醒來的哭啼會將你吵醒、會讓你變得焦慮,但這是正常的現象。

 

寶寶是需要父母一整夜的密切看護,並能及時的餵食物,做這些事並沒有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父母應該要瞭解這樣一個觀點,而且突然的改變並不利於寶寶自身的發展。

看完上面的10個原因,是不是覺得寶寶的一些行為遠遠比你想像的複雜得多,是不是讓你對於寶寶有了更深刻的瞭解,能更加科學地看待寶寶的一些行為。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支持,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專頁【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3340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