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分敏感和焦慮,跟感統有關嗎?

(ಠ ಠ)| 2017-09-11| 檢舉

布丁媽問:老師,你好,我家孩子5歲半,剖腹產,有按摩,不過主要集中在前三個月,當時剛出生,護士說多撫觸,後來堅持了一段時間,沒堅持下去。她很怕一些我們覺得不應該怕的東西!例如紅色的東西,攝像頭紅色的發光點,宣傳欄紅色的字,甚至紅色的交通信號燈,白天不怕,就是晚上怕,她說是血!還有,講到生死問題,她也特別怕死,請問這跟感統有關係嗎?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平常一些缺愛的孩子,當面臨對死亡的思考時,自我暗示會不斷的加深對死亡的恐懼。

5歲以下的孩子,對「生死」的概念還較為模糊,不會對 「死亡」有過大的恐懼,雖然,他可能會說到「死亡」,但爸媽不需要過度反應,也不要特別地說明。

然而,孩子漸漸長大,通常在6歲以後,由於生活經驗與認知能力的發展,他們開始了解「死亡」就是代表「生命的終結」。

此時,他們會開始對 「死亡」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會死亡,甚至會出現親人死亡的「想像」。這時,家長要找到孩子「怕死」的原因,再教他們正確認識死亡,趕走焦慮。父母們要讓孩子們知道死亡並不可怕,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

現在的孩子在學校、興趣班等可能都會有壓力,也很少機會能到戶外放鬆。在精神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很容易產生負面情緒,對周邊的事物都感到害怕。

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戶外放鬆。既能讓孩子在遊玩中學到很多的知識,也能增進親子間的情感,讓孩子變得性格陽光,開心快樂。

孩子在放鬆身心後,能轉移對死亡的恐懼。平常對孩子也不能太過嚴苛,可以讓他經常做做自己喜歡的事。

孩子不懂如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容易對死亡過度思考。因為對於小孩子來說,大部分事情都是被動的,「媽媽做什麼我就吃什麼,爸爸帶我去哪我就去哪,老師說什麼我就做什麼。」

所以小孩子不太能主動地用其他事情去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一旦陷入對死亡的思考,孩子並不懂這些問題深究後會對自己產生多大的負面影響,就會深陷其中,將對其他事情的恐懼融入到死亡的恐懼之中。

家長在跟孩子說明「死亡」時,可以孩子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表達,如:一些生命的離去,就像是毛毛蟲長大了會變成美麗蝴蝶,生下許多的卵,然後就死掉。但是,明年就會有一大堆毛毛蟲寶寶出生喔!另外,還要告訴孩子,「死亡」並不恐怖,它讓我們更珍惜與親人相處的時間。

紅色對於大多數學齡前兒童來說是一種吸引他們目光的顏色,是他們畫畫時首選的顏色。可是卻有個別兒童害怕紅色事物,如:血、紅顏料、紅染料、紅痕跡等,見到會產生恐懼心理。

造成害怕紅色的原因有幾種,遺傳原因、性格原因、養育方式原因等,從感統的角度,孩子對紅色害怕應該是觸覺敏感的一種表現,孩子平時表現應該是比較膽小、黏人、不自信等,是否還有其他的感統發展不足情況僅憑家長簡單的描述無法準確判斷,還需要找到專業的測評師進行測評,全面了解寶寶身心發展狀態,在6歲之前,身體發展的優勢期內,儘早地幫助孩子進行調整。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3196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