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說的「十月懷胎」,一個月30天左右,那麼懷孕就是300天,這樣算是對的嗎?
實際上這樣算是誤解了這個「十月」的概念了。
懷胎十月究竟是如何算的?
通常在準媽媽知道自己懷孕,檢查的時候,醫生大多會給出一個預產期的時間。
那預產期的判斷,其實醫生大都是從準媽媽末次月經的第一天開始算起,滿40周的這一天,也就是280天,就算為預產期。
但實際上,絕大多數人都不可能正好是在預產期這一天就分娩的,要不就是前要不就是後,所以正常的分娩時間,其實是在37周到42周這個時間段。
所以呢,如果你分娩的日子比預產期提早3周以內,也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寶寶在37周之後出生,都算是足月生的了。
對於滿28周,而未滿37周的寶寶,稱之為早產,用心護理基本可以存活,但出生體重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就沒有足月兒那麼好了。
而如果妊娠期已經超過42周,就屬於過期產,需要儘快通過人為因素結束妊娠,否則母嬰都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
所以,準媽媽一定要知道當自己到懷孕37周以後,寶寶就可能隨時與你們見面了喲~
這些現象預示準媽快要生了!
1、腹部非常輕鬆、尿頻
在臨產的1周前,生產時胎兒頭會先出來,所以這個時候胎兒的頭部會下降到骨盆內,子宮的底部會降低,這時準媽媽會感覺腹部變輕鬆了,但是因為下降也會壓迫到膀胱和直腸,所以這個時候還會出現小便頻繁的症狀。
2、食慾增加
胎兒下降到骨盆,孕婦的上腹部會感覺輕鬆很多,呼吸輕快,胃部不受擠壓,食慾也突然間變好了,食量也會增多。
3、分泌物增多
在臨近分娩的前幾天,準媽媽的私密處會分泌很多透明物質,類似膠狀,這是臨產前的信號,分泌物可以潤滑產道,有助於寶寶順利降生。
有這3種現象可以準備待產了!
宮縮
準媽媽在要分娩的前一週,常有不規則的子宮收縮,這種宮縮持續時間短、間歇時間長、不規律、宮縮強度不增加。
但如果宮縮表現的越來越強、持續時間長、間隔時間短,而且每次宮縮在30秒以上,比較有規律了,就要馬上去待產!
見紅
在分娩前24-48小時,妹妹會流出混有血的粘液,也就是常說的「見紅」,這是由於子宮下段與子宮頸發生擴張,胎膜與子宮壁發生分離,毛細血管破裂導致出血,這是臨產前一個非常可靠的現象。
破水
如果準媽媽覺得有一股溫熱的液體從體內流出,並且不受自己的控制,應立刻躺下,提高臀位,準備去醫院。
【疑問解答】
1、到臨產月後,擔心會破水,是否有必要時刻墊著衛生巾呢?
這樣做是沒有必要的。但是為了防止突然發生破水,身邊應常備為好。也就是說,外出時最好也要帶在身邊,才會處變不慌。其實不僅是妊娠期間,作為女性,平時隨身攜帶些不測狀況時會用到的生理用品是一種很好的習慣。
2、過了預產期還沒生,有人說同房有利於早些分娩,這樣做對嗎?
過去確實有這樣的說法。這是因為精子中含有誘發子宮收縮的物質,通過行房的刺激有可能會促使早些分娩。但是,首先應該考慮是否已經發生了破水。因為盲目的性行為會導致細菌感染。因此對於進入預產期的準媽媽來說,無論是否過了預產期,我們都不贊成用這種方法催產。
3、破水後應該馬上去醫院嗎?是否可以上廁所?
破水後,隨時都有可能分娩,因此應該去醫院。但也沒必要急得什麼都不顧。可以換換乾淨的衣服,如果是稍微一動就會有液體流出的話,可以用衛生巾或乾淨的毛巾墊上。一般來說,小便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想要大便的感覺有可能是分娩的一種前兆,所以要有所注意,應該馬上去醫院。
4、在洗澡時發生了破水,該怎麼辦?
如果你已經在洗頭髮或洗身體了,可以先用淋浴簡單地衝洗完。但是如果是在泡澡,就不能再繼續了。
瞭解這些現象之後準媽媽就應該時刻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提早去待產,不要臨產手忙腳亂哦~
最後祝各位準媽媽都能輕鬆產下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哦!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60704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