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性格形成黃金期,為了寶寶成長發育,這3件事最好由爸爸來做!

SnYek| 2017-08-11| 檢舉

導讀:做什麼都找媽?雖然寶爸很多時候會笨手笨腳,但0-3歲是性格形成黃金期,為了寶寶成長發育,這3件事最好還是由爸爸來做!

有這樣一種現象,有娃後,很多家庭照顧、撫育孩子的重任都壓在了媽媽一個人身上。

 

而爸爸總是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推辭,時間久了,孩子和爸爸的親密度下降了,更喜歡在媽媽身邊,惡性循環下去,爸爸想拉近與孩子間的關係,都變得困難了。

從寶寶出生後,爸爸就要承擔起自己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和妻子共同照顧孩子。而且有些事情,交由爸爸來做。

對孩子的成長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媽媽不能代勞的。 

1、洗澡。

3歲前不論是男寶還是女寶,最好都交由爸爸來為其洗澡。

 

首先爸爸的臂膀更寬厚有力,能給0-3歲的寶寶足夠的安全感,減少洗澡時發生跌倒、磕碰等意外的發生。

其次爸爸給寶寶洗澡時給他帶來的觸感,和媽媽是不一樣的,爸爸溫暖有力的雙手,會讓寶寶的情緒更穩定。

2、玩耍。

和孩子玩耍時,爸爸和媽媽採取的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媽媽更多的是溫柔平靜的方式,如講故事,哼兒歌,折紙花;而爸爸在空間邏輯方面更強。

 

喜歡和孩子一起搭積木,組裝模型,玩疊疊高等。爸爸和孩子一起玩耍,能夠提高孩子邏輯思維能力、大腦運算能力。

不僅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還會讓孩子的性格更多元化,既沉穩內斂,又活潑熱情。

3、睡前陪伴。

大部分孩子都有睡前聽故事的習慣。

不過這個任務多由家中的媽媽接管。這件事上,爸爸不用退居「二線」,由爸爸來為孩子講故事,給孩子帶來的好處可是媽媽無法企及的。

睡前由爸爸講故事, 首先能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由於孩子在胎兒時期與母親緊密相連,所以和媽媽之間有天生的親密感。

但是與爸爸的親密度,則需要更多的陪伴、呵護、愛來增長。

其次,爸爸選擇的故事、講故事的語氣語調和媽媽是不同的,由爸爸為孩子講故事,對孩子認知、性格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我們不錯;請關注、點贊、收藏我們粉絲團【媽咪想知道的事】,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59947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