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來到這個世界上,每個動作,沒一次哭聲都牽動著爸爸媽媽的心。你家寶寶有沒有用小手抓耳朵,使勁地揪自己的耳朵;或者搖頭、拍頭、撞頭;有時甚至能把外耳道抓破?
1、耳部溼疹
耳部溼疹是嬰幼兒常見疾病。表現為外耳,耳廓前後斑點狀紅疹,水泡等。被嬰兒抓傷後,會有漿液滲出,或有黃色結痂。如不嚴重,不用處理,隨著寶寶年齡增長會慢慢好轉。
2、中耳炎
中耳炎作為一種炎症反應,不僅僅會造成耳部不適。通常還會伴有發熱、哭鬧、有液體從耳道中流出,甚至伴有一些異味。如果寶寶沒有發燒,也沒有上述的其他症狀,那麼基本也可以排除中耳炎了。
3、內耳發育不成熟
寶寶總愛抓耳朵,更主要的原因,其實是出在「內耳」。內耳負責掌握人體的平衡。內耳發育不成熟,會使人感到耳朵不適。表現在大多數健康嬰兒身上,就是揪耳朵、抓耳朵、搖頭、拍頭等。有些寶寶還會拒絕坐汽車安全座椅,坐車時易哭鬧,甚至出現嘔吐、暈車等問題。
4、寶寶太熱
如果穿戴太多,寶寶太熱出汗多,再加上頭髮長或長期臥位頭皮散熱差,同樣會讓寶寶喜歡抓扯耳朵。這種情況也不會影響寶寶進食和睡眠,耳朵不會有異味和分泌物。家長需要做到不要為寶寶穿戴太多,降低室內溫度,也需要為寶寶勤剪指甲避免抓傷耳廓。
5、「耳屎」
如果在耳道內聚集太多栓塞耳道會引起不適或結成塊後隨吞嚥或運動時在耳道內活動也會引起不適。這種情況不會影響寶寶進食和睡眠,耳朵不會有異味和分泌物,家長可以帶寶寶到醫院就診由醫生取出「耳屎」,不建議自行去為寶寶掏耳朵。
6、發現耳朵好玩
寶寶抓耳朵、拍頭的現象,更多的可能性是非疾病原因,主要就是:忽然發現耳朵真好玩,以及內耳發育尚不成熟。
寶寶總是喜歡揮舞雙手,耳朵是比較容易碰到的部位。當寶寶忽然間發現自己的身體還有這樣一個「玩具」,就會想要試圖去「玩」一下。在爸爸媽媽看來,就形成了「總是揪耳朵」的現象。
如何預防耳垢過多?
1、保持關注,一旦寶寶經常抓耳朵,就仔細檢查,必要時送醫院專門清理。
2、寶寶洗澡後,檢查他的耳朵有沒有進水,有的話就讓他兩邊側躺,這樣汙水就會自然流出來。
3、經常給外耳道擦洗,注意千萬不要用棉籤,以免誤傷寶寶,這個時候可以把柔軟的絲巾捏成條狀,用水打溼輕輕擦拭即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62/node1590704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